上乌林天使三首(其三)

当时初结两朝欢,曾见军前捧血槃。

本为万年依荫厚,那知一日遽盟寒。

羊牵已作俘囚献,鱼漏终期网罟宽。

幸有故人知底蕴,下臣获考敢谋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金初时期宇文虚中的作品,《上乌林天使三首》之三。宇文虚中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转折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当时初结两朝欢”,开篇即点明了历史的交汇点,两朝的友好关系刚刚建立,充满了希望与和谐。然而,“曾见军前捧血槃”一句,却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曾经在战场上,有人为了捍卫这份和平,不惜牺牲生命,捧着血盘,象征着战争的代价与牺牲。

“本为万年依荫厚,那知一日遽盟寒。”这两句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渴望,同时也对盟约突然破裂感到震惊和无奈。原本以为可以长久维持的和平,却在一夜之间变得寒冷,暗示了政治局势的瞬息万变。

“羊牵已作俘囚献,鱼漏终期网罟宽。”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比作羊,被牵着成为俘虏,象征着个体在大势面前的无力与牺牲;同时,也暗示了某些人或群体的处境,如同落入了无法逃脱的网罟之中。这反映了社会结构的不公与压迫。

“幸有故人知底蕴,下臣获考敢谋安。”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忠诚与友谊的珍视,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仍有人能够理解彼此的苦衷,寻求安全之道。作为臣子,宇文虚中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希望能够通过智慧与努力,为国家与人民谋取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历史转折点上的复杂情感与无奈,以及在权力更迭与战争阴影下的个体命运。宇文虚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对和平的向往、对命运的反思,以及对忠诚与友谊的颂扬。

收录诗词(56)

宇文虚中(宋末金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朝爱国大臣、诗人。初名黄中,宋徽宗亲改其名为虚中,别号龙溪居士。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南宋时出使金国被扣,被迫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封河内郡开国公,并被尊为“国师”,后因图谋南奔而被杀

  • 字:叔通
  • 籍贯:成都广都(今成都双流)
  • 生卒年:1079~1146

相关古诗词

姑苏滕惇礼榜所居阁曰斋心成都宇文某作诗以广其意

不是凭虚避世喧,此中于物本无缘。

静看畏影徒劳尔,题作斋心亦且然。

意识已随言语断,生涯聊任岁时迁。

老夫亦涉天游趣,三复南华第四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又和九日

老畏年光短,愁随秋色来。

一持旌节出,五见菊花开。

强忍玄猿泪,聊浮绿蚁杯。

不堪南向望,故国又丛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中秋觅酒

今夜家家月,临筵照绮楼。

那知孤馆客,独抱故乡愁。

感激时难遇,讴吟意未休。

应分千斛酒,来洗百年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四序回文十二首(其一)春

短草铺茸绿,残红照雪稀。

暖轻还锦褥,寒峭怯罗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