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积庆寺阁

层楼何巍哉,金碧中突兀。

俯见百里外,山断平野阔。

青天倾东南,伯气忽已灭。

忆作皇庆初,六合既同辙。

眷兹葭菼中,鬼二成观阙。

我来属丧乱,彷佛大业末。

奔窜虽云苦,登眺亦颇悦。

居庸不可见,太华才一发。

故乡今何如,路险复霜雪。

苍苍白日晚,目送归鸟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积庆寺阁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句“层楼何巍哉,金碧中突兀”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楼阁的雄伟壮观,金碧辉煌,突兀于天地之间。接着,“俯见百里外,山断平野阔”写出了站在高处远眺的开阔视野,百里之外的山峦与广阔的平原尽收眼底。

“青天倾东南,伯气忽已灭”则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东南方向的景象,仿佛青天倾斜,伯气(一种古代的风向)突然消失。接下来,“忆作皇庆初,六合既同辙”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六合同辙意味着天下统一,这里可能暗含对国家统一的向往或感慨。

“眷兹葭菼中,鬼二成观阙”中的“葭菼”指的是芦苇,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环境,而“鬼二成观阙”可能是指某种缺失或遗憾。接下来,“我来属丧乱,彷佛大业末”表达了诗人来到此处时正值战乱,仿佛是历史大业的末尾,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

“奔窜虽云苦,登眺亦颇悦”则表明尽管战乱带来了痛苦,但登上高处眺望远方也带来了一种愉悦的心情。最后,“居庸不可见,太华才一发”提到居庸关和华山,暗示了诗人视野的局限性,同时也可能隐喻了国家的边界或力量的范围。

“故乡今何如,路险复霜雪”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乡现状的担忧,路途艰险,加上严寒的天气,增加了这种情感的深度。“苍苍白日晚,目送归鸟没”则是对日落时分景象的描绘,同时通过目送归鸟,寄托了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国家统一、个人命运以及故乡的深切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沉的历史情怀。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名都篇

赵魏天下枢,相从多贵游。

起家至千石,结客倾五侯。

光辉喧戚里,意气动神州。

蹋鞠东城罢,张筵西第留。

倒海为我饮,兼山为我羞。

妙舞呈楚艳,清歌列齐优。

共称齐三寿,惟愿乐千秋。

福盈知所戒,宠极惧生尤。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丛兰何青青,罗生满中泽。

阿那风叶翻,葳蕤露房柝。

芳洁终自持,光荣谅谅饰。

勿为时所化,岁晚同荆棘。

形式: 古风

对月怀邵筼谷

携酒东园游,望舒已就缺。

促席尊未空,方舟君夜发。

东西耿相望,复对三五月。

阶前皓彩盈,窗下朱荣歇。

同袍成异县,思逐回风结。

异县非千里,邈若胡与越。

吴趋唱谁和,楚调哀自辍。

感此百年客,世故怕羁绁。

荣华一朝露,采秀亦可悦。

归濯清江流,冥栖保芳洁。

形式: 古风

怀夏士文

楼船昔西迈,霜降百草衰。

日月一何遒,子行忽经时。

众绿荣枯条,谷鸟鸣且悲。

豺虎塞道路,郁郁劳我思。

我思晨复夜,谅匪渴与饥。

行人发吴门,消息安可知。

且复慰其私,岂敢言是非。

惜哉无六翮,念子何当归。

云中有黄鹄,会见东南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