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旌诗

盛礼郊仪肃,纯音帝乐清。

葳蕤飘翠羽,赫奕展华旌。

凤邸光交覆,鸾旗色共明。

缤纷拂葩盖,辉映杂緌缨。

且异文竿饰,非同翿舞名。

竹宫歌毖祀,雅曲播遗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庄重的郊庙仪式严肃而神圣,纯粹的皇家音乐清澈悠扬。
翠绿的羽毛随风飘动,华丽的旗帜耀眼夺目。
凤凰府邸光彩交相辉映,鸾鸟旗帜色彩鲜明。
繁花似锦的伞盖随风摇曳,与丝带和冠冕相互辉映。
这与普通的竿头装饰不同,更非简单的舞蹈形式。
在竹宫中举行祭祀,高雅的歌曲流传着古老的歌声。

注释

盛礼:庄重的仪式。
郊仪:郊庙仪式。
肃:严肃。
纯音:纯粹的音乐。
翠羽:翠绿色的羽毛。
赫奕:显赫、耀眼。
华旌:华丽的旗帜。
凤邸:凤凰府邸。
鸾旗:鸾鸟旗帜。
纷:繁多。
文竿饰:竿头装饰。
非同:与众不同。
竹宫:竹制宫殿。
毖祀:谨慎的祭祀。
雅曲:高雅的歌曲。
遗声:流传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翠旌诗》,描绘了盛大的郊祀仪式中,音乐清雅,翠色旌旗飘扬的壮观景象。"盛礼郊仪肃"展现出仪式的庄重肃穆,"纯音帝乐清"则强调了音乐的高雅纯净。"葳蕤飘翠羽,赫奕展华旌"通过生动的描绘,形象地刻画了翠色旌旗在风中摇曳的华美姿态。

"凤邸光交覆,鸾旗色共明"进一步描绘了皇家仪仗的辉煌,"缤纷拂葩盖,辉映杂緌缨"则展现了参与者的服饰与旌旗交相辉映的绚丽场景。诗人还特意指出,这种华丽的装饰和仪仗不同于普通的文竿或翿舞,更显得独特而尊贵。

最后两句"竹宫歌毖祀,雅曲播遗声",点出这是在祭祀活动中,优美的古曲被传唱,留下了深远的文化遗韵。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古代皇家祭祀活动的宏大画卷,体现了欧阳修对于礼仪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题光化张氏园亭

君家花几种,来自洛之滨。

惟我曾游洛,看花若故人。

芳菲不改色,开落几经春。

陶令来常醉,山公到最频。

曲池涵草树,啼鸟悦松筠。

相德今方赖,思归未有因。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题张应之县斋

小官叹簿领,夫子卧高斋。

五斗未能去,一丘真所怀。

绿苔长秋雨,黄叶堆空阶。

县古仍无柳,池清尚有蛙。

琴觞开月幌,窗户对云崖。

嵩少亦堪老,行当与子偕。

形式: 排律 押[佳]韵

七交七首(其二)尹书记

师鲁天下才,神锋凛豪俊。

逸骥卧秋枥,意在骙骙迅。

平居弄翰墨,挥洒不停瞬。

谈笑帝王略,驱驰古今论。

良工正求玉,片石胡为韫。

形式: 古风

七交七首(其六)王秀才

几道颜之徒,沈深务覃圣。

采藻荐良璧,文润相辉映。

入市羊驾车,谈道犀为柄。

时时一文出,往往纸价盛。

无为恋丘樊,遂滞蒲轮聘。

形式: 古风 押[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