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泉诗睦州龙兴观老君院作

上嗣位六载,吾宗刺桐川。

余来拜旌戟,诏下之明年。

是时春三月,绕郭花蝉联。

岚盘百万髻,上插黄金钿。

授以道士馆,置榻于东偏。

满院声碧树,空堂形老仙。

本性乐凝澹,及来更慕玄。

焚香礼真像,盥手披灵编。

新定山角角,乌龙独巉然。

除非净晴日,不见苍崖连。

上有拿云峰,下有喷壑泉。

泉分数十派,落处皆琤潺。

寒声入烂醉,聒破西窗眠。

支筇起独寻,只在墙东边。

呼僮具畚锸,立凿莓苔穿。

灇淙一派堕,练带横斜牵。

乱石抛落落,寒流响溅溅。

狂奴七里濑,缩到疏楹前。

跳光泼半散,涌沫飞漩圆。

势束三峡拄,泻危孤磴悬。

会闻瑶池溜,亦灌朱草田。

凫伯弄翠蕊,鸾雏舞丹烟。

凌风捩桂舵,隔雾驰犀船。

况当玄元家,尝著道德篇。

上善可比水,斯文参五千。

精灵若在此,肯恶微波传。

不拟争滴沥,还应会沦涟。

出门后飞箭,合势浮青天。

必有学真子,鹿冠秋鹤颜。

如龙辅余志,日使疏其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攽在宋朝时期,于睦州龙兴观老君院中,为引泉水而作的一次独特体验。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宁静之美,也融入了道家哲学的深邃思考。

诗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上嗣位六载,吾宗刺桐川”,虽未直接提及具体年份,但通过“上嗣位”暗示了宋朝的背景。接着描述了春天时节,环绕着城郭的繁花,以及远处山峦的美景,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

随后,诗人被安置在道士馆内,环境清幽,仿佛置身于仙人境界。他每日焚香礼佛,阅读道经,内心追求宁静与玄奥。诗中提到的“新定山”、“乌龙”等自然景观,以及“拿云峰”、“喷壑泉”等奇景,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诗中特别描绘了寻泉的过程,从“支筇独寻”到“立凿莓苔穿”,再到最终发现“灇淙一派堕”的情景,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泉水的潺潺声,不仅洗涤了心灵,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向往,认为“上善可比水”,并期待能与“学真子”共同探讨道家精髓,传承文化。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的描绘、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哲学思考的深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和原甫郓州乐郊诗

人事有背向,胜游不长绝。

闻公乐郊行,慷慨矜岁月。

东山翠屏秀,卢水寒玉直。

尚有昔来人,借问宁异昔。

菱蕖乱幽芳,梧竹凝茂阴。

始知秋意高,讵厌徂岁深。

因宜付乐妨,大巧当不为。

岛鱼皆自欢,贤者能勿违。

华堂庇深沉,皋壤极虚旷。

清池湛明辉,寒郊无近响。

公来会旌旆,公晏盛笳鼓。

鲁酒若醍醐,齐讴艳巴楚。

采芹自胥乐,食葚怀好音。

因成池上篇,为想思归吟。

形式: 古风

刘太尉庙

世乱争斗繁,废兴不可载。

磨灭几何人,独兹有馀爱。

空同气雄武,燕蓟风慷慨。

曾是鞍马间,而为治民最。

桐乡旧墟好,岘首遗碑在。

岁久梁栋倾,地荒松栝大。

古今犹过隙,俛仰成百代。

咨嗟畎亩勤,勋业非永赖。

形式: 古风

欲雨寄张壁

秋事亦已中,江南故炎溽。

北风三日雨,正气还凄肃。

身老虑深简,官閒睡常足。

庭阴堕长梧,园芳乱新菊。

借书喜未见,酿酒欣初熟。

优游谅卒岁,何用恨幽独。

形式: 古风

雨中寄子直

繁阴不时解,雨气如深秋。

朝衣始絺葛,暮服乃重裘。

天事亟变易,得为有常不。

如何世上士,欲以全自求。

行身绳墨间,蹜蹜空白头。

唯君可语此,意豪力且遒。

通衢虽泥涂,未至乘扁舟。

兴发骑马来,垫巾故风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