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远水全无地,高城略近天。
龙吟忽半见,虹饮竞相鲜。
鱼鳖争乘渚,儿童狭济川。
秋风只昨日,物意已萧然。
这首诗描绘了城楼之上遥望水面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存。首联“远水全无地,高城略近天”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广阔深远的意境,远处的水面仿佛与大地分离,而高耸的城墙则似乎接近天空,形成鲜明对比。颔联“龙吟忽半见,虹饮竞相鲜”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动态美,龙的吟啸在空中半隐半现,彩虹在阳光下竞相展现其鲜艳色彩,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壮丽。
颈联“鱼鳖争乘渚,儿童狭济川”转而聚焦于水边的生灵与孩童的活动,鱼儿和鳖在浅滩上嬉戏,孩子们在狭窄的河川中穿梭,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尾联“秋风只昨日,物意已萧然”则以季节的变化收束全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万物凋零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即使在萧瑟的秋风中,生命依然充满活力。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楚剑炟照地,梅真从吏乡。
簿书非急务,鸿雁试高翔。
狸品牛尾贵,茶牙鹰瓜长。
因君访风土,游子不能忘。
逃暑涓涓酒,开襟细细风。
过云催急雨,落日澹秋空。
树影经行熟,泉声笑语通。
少年兴不浅,宁与老人同。
丹成人已去,泉在月空沉。
轻举非吾事,泓澄似客心。
饮虽资一腹,贪不近千金。
更爱双桐好,曾非恶木阴。
野塘春水平,间客自扬舲。
鸥鹭时相近,波涛亦俯听。
榜歌渔父曲,醉读屈平经。
便欲从兹去,秋河泛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