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二)

瘦骨难胜遇节衣,日高催起趁晨炊。

病怜楖栗随身惯,老觉屠苏到手迟。

一饱但蕲庚癸诺,百年甘守甲辰雌。

莫言此外都无事,柳眼梅梢正索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瘦弱的身躯难以承受厚重的节日衣物,太阳升高催促着起身准备早饭。
疾病缠身,习惯了随身携带楖栗(一种食物),年老体衰,觉得新年酒(屠苏)的到来也变得缓慢。
只求吃饱,满足于简单的饮食,即使生活平淡,百年时光也甘愿如此。
别以为生活中没有其他事情,春天的柳树新芽和梅花盛开正是激发我创作诗歌的时候。

注释

瘦骨:形容人身体瘦弱。
节衣:节日穿的厚重衣物。
日高:太阳升高。
趁晨炊:赶早做饭。
病怜:因病而怜惜。
楖栗:古代的一种食物。
屠苏:新年时喝的药酒。
迟:缓慢。
庚癸诺:泛指饮食,这里指简单的一餐。
甘守:甘心坚守。
甲辰雌:甲辰年,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这里可能指平淡的生活。
柳眼:柳树新叶。
梅梢:梅花枝头。
索诗:寻求创作灵感,或要求写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在丙午年新春之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首句“瘦骨难胜遇节衣”写出了诗人体弱多病,衣物虽简朴却难以承受,暗示了生活的艰辛。次句“日高催起趁晨炊”描绘出诗人早起准备饭菜的情景,体现了勤劳的生活态度。

“病怜楖栗随身惯”中,“楖栗”是一种粗糙的食物,诗人以病弱之身仍习惯于这样的饮食,流露出坚韧的生活态度。“老觉屠苏到手迟”则表达了诗人因年老体衰,享受新年习俗(屠苏酒)变得缓慢而感伤。

“一饱但蕲庚癸诺,百年甘守甲辰雌”两句,庚癸代表天干,甲辰代表地支,诗人表示只要能吃饱,就满足于简单的生活,即使岁月漫长,也愿意平淡度日。最后,“莫言此外都无事,柳眼梅梢正索诗”以景结情,春天来临,柳树发新芽,梅花绽放,诗人借此激发创作灵感,暗示虽然生活朴素,但仍有诗心在。

整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坚韧与淡泊,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风范。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一)

不用桃符贴画鸡,身心安处是天倪。

行年六十旧历日,汗脚尺三新杖藜。

祝我剩周花甲子,谢人深劝玉东西。

春风若借筋骸便,先渡南村学灌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

岭梅蜀柳笑人忙,岁岁椒盘各异方。

耳畔逢人无鲁语,鬓边随我是吴霜。

新年后饮屠苏酒,故事先然窣堵香。

石笋新街好行乐,与民同处且逢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东林寺

谈易翻经宰木春,三生犹自袅烟熏。

客尘长隔虎溪水,劫火不侵香谷云。

老矣懒供莲社课,归哉忺读草堂文。

山头一任天灯现,个事何曾落见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代人七月十四日生朝

秋入壶中玉宇鲜,芝兰桃李共熙然。

已饶瑞荚明朝满,先借清蟾一夜圆。

北阙紫泥应道路,东山红袖莫云烟。

如今且醉江湖酒,来岁城南尺五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