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异鸟来,知县堂,券砖出,书钱王。
钱王疑冢非一言,治东城北两志如骑墙。
史臣书葬稽后唐,日在茅山之原锦衣乡,大都假托归荒茫。
想王虑远谋孔臧,卜于邑治无盗戕。
确有徵信碑则详,李元之功不可忘。
君不见六陵乃遭髡逆杨,名阡巨墓多罹殃。
惟王泽在吴越疆,爱人及树谁忍伤。
非徒恃此为善藏,不然曹公七十二,胡以漳河败露由飞铓。
这首清代宗稷辰的《异鸟来纪临安钱王疑冢也》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异鸟入堂的意象,引出对南宋时期钱王钱镠疑冢的探讨。钱镠疑冢众多,诗人认为他并非随意埋藏,而是深思熟虑防盗之策,暗示其智谋过人。诗人引用史书记载,指出钱王实际葬于茅山,而疑冢则是为了迷惑他人,保护真身。
接着,诗人借古讽今,提及后唐时期六陵被盗掘之事,警示后人勿因陵墓而招致祸患。钱王虽有疑冢,但真正的价值在于他的仁政和恩泽,这使得吴越之地得以安宁。诗人借此强调,真正的善藏不在于陵墓的隐秘,而在于施政者的仁德与功绩。
最后,诗人以曹操为例,暗示即使陵墓再坚固,若无善政,仍可能因民心背离而暴露。整首诗以历史典故为依托,表达了对贤明君主的敬仰和对政治清明的期盼,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不详
清游自昔艳江都,前哲风流近有无。
上国文章重枚董,才人筦领仗欧苏。
玉钩月冷衰朝鉴,金带花明盛世图。
廿四垂虹湖卅六,不堪极止送烟芜。
春逗珠陂冻已消,青山残雪气清寥。
八仙种子还称李,万卷楼居旧姓萧。
梅岭衣冠藏碧血,草堂弦管泣冰绡。
卖花沽酒东原老,吾爱吾宗见地超。
冶歌人去百年秋,老树依依动暮愁。
柳七魂从残月吊,春三节爱画桥游。
鸡台风雅淮南尽,蚕尾诗篇海内收。
宝带河湾重回首,玉箫呜咽旧江楼。
竹林桂苑盛谈经,笺诂虫鱼汗简青。
注选余风宜析洽,导江一脉总零丁。
艺林尚识睢阳气,盐俗曾居处士星。
烟月误人扬子渡,沧浪清啸共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