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早蝉在秋后花落草歇之际的鸣叫,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首句“草歇鶗鸣初”以“鶗”(tí)字形象地描绘了蝉鸣初起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接着,“蝉思花落后”进一步点明了蝉鸣与季节的关系,花落之后,蝉声渐起,仿佛是自然界的一种回应。
“乍饮三危露,时荫五官柳”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既描绘了蝉的生活习性——清晨饮露,又通过“三危露”这一神话元素增添了神秘感。同时,“时荫五官柳”则展现了蝉在柳树下栖息的场景,柳树的阴凉为蝉提供了避暑之所,也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庄书哂鹏翼,卫赋宜螓首”这两句引用了《庄子》和《卫风·硕人》中的典故,通过对比庄子对大鹏的嘲笑与卫国赋诗赞美螓首(螓,古代女子美发的一种形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哲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
最后,“桂树可淹留,勿谓山中久”一句,以桂树象征高洁与长久,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必过于忧虑时间的流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