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二十首(其五)

海上三神山,虚无切太清。

黄金装宫阙,白玉三重城。

非丝复非竹,音响何泠泠。

谁能为此曲,无乃安期生。

凤凰舒羽仪,玄鹤集云亭。

身世在何许,耳目殊音形。

长跽谢仙翁,下界俱含情。

何当三万里,随风送天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上三神山的奇幻景象,以黄金装点的宫阙和白玉筑成的三层城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非丝复非竹,音响何泠泠”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音乐与人间的乐曲相联系,暗示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超自然的存在。接着,诗人提出疑问:“谁能为此曲,无乃安期生?”这里提到的安期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之一,意味着这首曲子可能只有仙人才能创作。

随后,诗人描绘了一幅凤凰舒展羽翼、玄鹤栖息云亭的祥瑞景象,象征着吉祥与和谐。然而,紧接着的一句“身世在何许,耳目殊音形”,则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疑惑与反思,似乎在探讨个体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以及感官经验的局限性。

最后,“长跽谢仙翁,下界俱含情。何当三万里,随风送天声。”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敬仰之情,并渴望能够超越尘世,与天界相通。这种超越性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哲思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宇宙、人性以及理想境界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诗二十首(其六)

登山步飞云,殷勤拾瑶草。

欲以遗所思,忽闻鹊声噪。

归人千里至,开颜共欢笑。

永誓无别离,同居以终老。

形式: 古风

拟古诗二十首(其七)

星火当南离,羲叔弭炎节。

玉衡倏西指,凉飙散馀热。

由兹徂冬春,巨轮无停辙。

少壮衰以老,递递向迁灭。

肌肤非我有,亲故宁不别。

荣名谁复矜,厚奉为谁设。

大梦一以醒,惭汗对冥牒。

圣人贵寸阴,念此使人切。

形式: 古风

拟古诗二十首(其八)

冉冉青莲花,结根太华巅。

峭壁断金锁,弥望不得前。

爱此莲花鲜,自惜无羽翰。

仙翁授刀圭,疏身驾轻烟。

稽首谢仙翁,此花何由妍。

适来复何术,致我玉井边。

三问三不语,彩云垂两肩。

我愿从兹适,览彼无穷原。

形式: 古风

拟古诗二十首(其九)

南海有珠树,颗颗日月光。

攀条采其珠,盛以云锦囊。

散满天地閒,何况同一乡。

此物取不竭,复宜久韬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