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把袈裟筑半峰,倚云楼阁打天钟。
东西塔上自分屿,风雨声中忽见龙。
隔岸愁吹孤戍角,归鸦寒立夕阳松。
旧时行殿成荒土,烟草萋萋暝色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心寺的景象,以僧侣和寺庙建筑为背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首句“谁把袈裟筑半峰”巧妙地比喻寺庙如僧袍般覆盖在山峰之上,显得庄严肃穆。次句“倚云楼阁打天钟”描绘了寺内楼阁高耸入云,钟声悠扬,穿透云霄,富有禅意。
第三句“东西塔上自分屿”写出了江心寺塔影倒映在江面,如同岛屿分割水波,增添了空间感。第四句“风雨声中忽见龙”则通过风雨中的景象,暗示寺庙的神秘与威严,仿佛龙潜藏其中。
第五句“隔岸愁吹孤戍角”借远处戍楼的号角声,传达出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情绪。最后一句“归鸦寒立夕阳松”以归巢乌鸦和夕阳下的松树,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气氛,同时暗寓时光变迁,昔日繁华的行殿如今已化为荒土,只有茂盛的烟草和昏沉的暮色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心寺的景致,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展现出宋诗的意境之美。
不详
每忆可人陈太丘,不辞山路远追游。
清霜拂鬓鸡声早,白鹤横江月影浮。
岂为开樽无北海,虚闻悬榻待南州。
题诗兴尽空归去,回首梅花百尺楼。
落日犹未落,青山还自青。
鸟飞云外见,泉过竹边听。
童子求新汲,先生守旧扃。
相看不相见,应注太玄经。
青松行未尽,林外一钟闻。
小雨不伤月,西风忽破云。
棹归秋水远,邻语夜灯分。
稚子能无寐,空斋读古文。
腊近衣方授,山深寒愈严。
病将书卷废,愁伏酒杯添。
故里风尘隔,微官岁月淹。
思归归未得,低首愧陶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