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卖花声·送春》由清代诗人庄焘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将逝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新绿满汀洲”,描绘了春天来临,汀洲上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景象,充满了新生与希望。接着,“月在西楼”一句,将时间引向夜晚,月光洒在西楼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随后,“池塘脉脉水东流”描绘了池塘中流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而“两岸蛙声鸣夕照”则通过蛙鸣与夕阳的映衬,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美好。
“春去悠悠”四字直接点明了主题——春天即将离去,万物复苏后的宁静与美好也将随之消逝。接下来,“往事怕回头”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而“惹起闲愁”则暗示了面对时光流逝所产生的淡淡哀愁。最后,“物华如梦杳难留”将自然界的美好比作梦境,强调了它们的短暂与不可挽留,而“雨后飞花风里絮,身世浮沤”则以雨后飘落的花瓣和随风飘散的柳絮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如浮萍般无常,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易逝性。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以及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