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数与李仲辅兄弟往来且约十七日同过士特因成长韵

邻鸡再三鸣,不改风雨晦。

束装向前涂,恐与泥潦会。

故人时一来,共此一室内。

微言久已绝,苦语或未遂。

子孙甚奇古,却立有馀地。

旧从伯氏游,则已闻令季。

斯文倘未远,吾今尽憔悴。

相期无何乡,获保清净退。

收身稠人中,着眼世事外。

山空倚岩石,雪立老杉桧。

往来相遇难,更自少如意。

旦日过城南,把酒公一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吕本中在雨后与友人李仲辅兄弟的交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句“邻鸡再三鸣,不改风雨晦”,以鸡鸣喻时光流逝,尽管风雨交加,时间依旧前行,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不可逆转。接着,“束装向前涂,恐与泥潦会”表达了诗人决心前行,面对困难的态度。

“故人时一来,共此一室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使是在简陋的室内也能感受到温暖与快乐。“微言久已绝,苦语或未遂”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能完全表达内心情感的遗憾。

“子孙甚奇古,却立有馀地”可能是指后代继承了先辈的智慧与美德,站在前辈的成就之上,仍有发展空间。“旧从伯氏游,则已闻令季”提到了与长辈的交往,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待。

“斯文倘未远,吾今尽憔悴”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现状的感慨。“相期无何乡,获保清净退”则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收身稠人中,着眼世事外”体现了诗人既融入社会,又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山空倚岩石,雪立老杉桧”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隐居生活,与自然和谐共生。“往来相遇难,更自少如意”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生活的不易。

最后,“旦日过城南,把酒公一醉”预示着诗人将与友人再次相聚,通过饮酒来庆祝和缓解生活的压力。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情操。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首夏二首(其一)

生平寡嗜欲,颇愿得少闲。

尽读未见书,遍寻云外山。

往来二十年,昔者盟未寒。

妻子见驱迫,低头言作官。

朝翻朱墨案,暮对藜藿盘。

岂无一亩宫,令汝得少安。

向来栖息地,苔竹奉馀欢。

何时二三子,共驾牛车还。

汝实江海人,误令尘土干。

旧游在彷佛,欲往当不难。

但去眼界窄,自然心地宽。

形式: 古风

首夏二首(其二)

空庭下疏箔,乐此树荫美。

鸟声相续来,百种皆可喜。

日长少文字,俗事不到耳。

开窗略须夜,月露欣瀰瀰。

颇念闲居乐,感叹投笔起。

吾家老清源,爱我入骨髓。

还家治场圃,唤我共料理。

会同江海去,更欲附船尾。

平生跨款段,不敢废鞭箠。

谁云马中龙,一日有万里。

卜邻吾所知,江晁老兄弟。

形式: 古风

问晁伯宇疾二首(其一)

晁子卧京城,岁月晚不用。

偷身出尘土,闭户忍疾痛。

客来不与语,有口吾懒动。

今年又请老,气力当少纵。

生平厌笔墨,弃去不复弄。

颇念白头亲,甘旨须子奉。

呻吟不衽席,妙语时一讽。

谁令稻粱谋,未答泉石梦。

鄙夫托未契,义实忧患共。

天定或胜人,寡固不敌众。

请公但缩手,保此清净供。

因书报安否,兼与问群从。

形式: 古风

问晁伯宇疾二首(其二)

取骥伏盐车,更欲絷其足。

于物未有害,罚汝则已酷。

晁子江海士,老去自窘束。

平生万卷书,岂止十年读。

随身几箱箧,一一手自录。

初无解衣赠,未免操戈逐。

仲也抱瑚琏,幼亦好奇服。

西堂老弘微,与子同轨躅。

过门有江谢,共语喧破屋。

弃官吾已懒,覆种子未孰。

逢人强应接,遇事多诟辱。

何时把锄头,得止季路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