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赵国兴梅韵自赋

西郊有客枕溪居,特为孤芳小结庐。

窗外横枝疏带竹,花边流水暗通渠。

伊方傲矣百花上,我亦翛然三径馀。

此外不关茅屋事,为谁烟雨自妆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在西郊有位客人依溪而居,特意为自己喜爱的孤独芬芳建了一座小屋。
窗外稀疏的树枝上挂着竹叶,花丛边的流水悄悄地流过小道。
它正高傲地凌驾于百花之上,我则悠然自得地享受着三径之外的宁静。
除此之外,这与我的茅屋无关,风雨中它独自装扮自己,不知是为了谁。

注释

枕溪居:依溪而居。
孤芳:独自芬芳。
小结庐:小屋。
横枝:稀疏的树枝。
疏带竹:挂着竹叶。
暗通渠:悄悄流过。
伊方:它正。
傲矣:高傲。
百花上:百花之上。
翛然:悠然自得。
三径馀:三径之外。
茅屋事:与茅屋有关的事。
烟雨:风雨。
妆梳:装扮自己。

鉴赏

这首宋诗《用赵国兴梅韵自赋》是陈文蔚所作,诗人以西郊溪居的梅花为题材,表达了对梅花的独特欣赏和自我心境的抒发。首句“西郊有客枕溪居”描绘了诗人寓居在郊外溪边的场景,显得宁静而隐逸。次句“特为孤芳小结庐”强调了梅花的独立与高洁,暗示诗人自身的品格追求。

“窗外横枝疏带竹,花边流水暗通渠”通过窗外的梅枝与竹子相映成趣,以及流水与花边的自然连接,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展现了梅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接下来,“伊方傲矣百花上”赞美梅花傲立群芳的姿态,表达对其坚韧不屈精神的赞赏。

“我亦翛然三径馀”则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如同梅一般超脱尘世,享受独处的闲适。最后两句“此外不关茅屋事,为谁烟雨自妆梳”,诗人表示自己并不关心外界纷扰,只愿在烟雨中独自欣赏梅花,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品格和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出宋代士人崇尚自然、追求高洁品格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308)

陈文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甲辰九月初访晦庵先生大安道中和余正叔韵

潇潇风露菊花秋,人在瓯闽第一州。

少日已尝怀壮志,今朝端不负清游。

陪君数日从容语,洗我平生散乱愁。

从此归来复何事,风涛虽险奈虚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石井偶书呈同来者

为君半日留,得与诸贤集。

人生贵远游,何苦自维絷。

好鸟鸣更幽,远山青欲湿。

时有午边风,吹从木阴入。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节后赴傅岩叟之招望日同游栖隐庵华严寺呈岩叟及同游者

乘兴联翩渡小溪,轻车不怕日斜西。

拟来古寺观新扁,且向山斋读旧题。

茆屋起烟归路暝,秋云阁雨暮天低。

人生适意惟行乐,不较毫芒宠辱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再用韵呈赵守

不待渔舠唤隔溪,种桃千树正红肥。

山围晓障新图画,花押春班簇紫绯。

池净白鸥相对浴,客来青鸟故双飞。

寄诗为问花前醉,何似天香满袖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