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寒食

断蓬踪迹寄天涯,剑戟林中阅岁华。

又值禁烟焦举节,柰无对月少陵家。

惊心咄咄催归鸟,触目冥冥溅泪花。

老后愁怀谁遣得,未应端的酒胜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客中寒食》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寒食时节的孤独与感慨。

首联“断蓬踪迹寄天涯,剑戟林中阅岁华”以“断蓬”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无根无依,寄居于遥远的他乡。而“剑戟林中阅岁华”则寓指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度过了岁月,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颔联“又值禁烟焦举节,柰无对月少陵家”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寒食节本是家人团聚、祭扫祖先的日子,但诗人却只能独自面对,无法与亲人共享节日的欢乐,这使得他的心情更加沉重。其中,“禁烟”指的是寒食节期间的习俗,即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少陵家”借用了杜甫的别称“少陵野老”,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的心情。

颈联“惊心咄咄催归鸟,触目冥冥溅泪花”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描写归鸟的急切和诗人内心的哀伤,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冥冥”一词不仅描绘了天空的昏暗,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

尾联“老后愁怀谁遣得,未应端的酒胜茶”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忧虑和对现实的无奈。在年老之后,心中的愁绪无人能解,似乎只有酒才能暂时忘却忧愁,但是否真的能胜过茶的清雅,诗人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留给读者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寒食时节的孤独与愁苦,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和徐子贤西行留别

便从倾盖话诗情,风雨端能落笔惊。

金马谩誇三学士,碧油曾见一书生。

竹溪花圃留连醉,水郭烟村取次行。

自恨年来怀抱恶,与君相别但吞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调祁定之

风埃满面发蓬垂,欲学乔松久远期。

浮世几场漂杵血,流年一局烂柯棋。

不须玉女引巢父,那在神官邀退之。

果待吹嘘送天上,人閒事了未为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侄谦甫巩县寄鱼

掣三牵两得沈腥,顾我庖厨远未能。

几度敲针无处钓,一朝醒酒不须冰。

居官止合如羊续,命驾何须学季鹰。

当念家风本寒素,莫从今后爇馋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母师圣醉中落水用郭进之韵

无人桥上醉婆娑,脚力危时可柰何。

贺监未应真落井,屈平到底也随波。

浮云世事黄粮梦,斜日秋风薤露歌。

点检交情能有几,柴门今后雀堪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