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尹台的诗,以四世通家的亲情为背景,表达了对故友李居士的深深怀念和未能及时拜访的遗憾。首句“四世通家几阅年”描绘了两家深厚的家族渊源和长久的交往历史。次句“吴山楚水邈风烟”则通过山水意象,暗示了时空的遥远和友情的绵长。
“却惭间岁双旌过”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常常见面的愧疚,即使偶尔来访,也比不上居士在山林中的宁静生活。“不及中林半刺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比,暗指居士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接下来,“二妙喜看承鲤学”赞美了李居士的儿子们继承了良好的教育,而“三湘遥此寄鸾笺”则通过书信传递了诗人对他们的思念和祝福。
最后两句“何时独鼓洞庭楫,径访云巢赤岸边”,诗人想象自己划船直抵洞庭湖,只为一探居士隐居之地,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期待和对居士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又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尹台作为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