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水李居士承芳余先世故交也往余过其邑迫行不及一访兹辱遣介二子不远数千里谒余白下因归作此寄焉

四世通家几阅年,吴山楚水邈风烟。

却惭间岁双旌过,不及中林半刺传。

二妙喜看承鲤学,三湘遥此寄鸾笺。

何时独鼓洞庭楫,径访云巢赤岸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尹台的诗,以四世通家的亲情为背景,表达了对故友李居士的深深怀念和未能及时拜访的遗憾。首句“四世通家几阅年”描绘了两家深厚的家族渊源和长久的交往历史。次句“吴山楚水邈风烟”则通过山水意象,暗示了时空的遥远和友情的绵长。

“却惭间岁双旌过”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常常见面的愧疚,即使偶尔来访,也比不上居士在山林中的宁静生活。“不及中林半刺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比,暗指居士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接下来,“二妙喜看承鲤学”赞美了李居士的儿子们继承了良好的教育,而“三湘遥此寄鸾笺”则通过书信传递了诗人对他们的思念和祝福。

最后两句“何时独鼓洞庭楫,径访云巢赤岸边”,诗人想象自己划船直抵洞庭湖,只为一探居士隐居之地,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期待和对居士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又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尹台作为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10)

尹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山人长吟阁用韵四首(其一)

恐使诗情浑放閒,故移吟眺入孤攀。

春光澹荡烟中寺,暮色依微雨外山。

柳换旧条当户碧,竹垂新箨满林斑。

也知市巷同三径,定有求羊数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吴山人长吟阁用韵四首(其二)

尘土谁能便息閒,羡君林卧足幽攀。

长吟未厌聊题阁,大隐元知不在山。

春至小园花有晕,人稀深巷藓成斑。

秪应剩买逋仙鹤,水曲城阴自放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吴山人长吟阁用韵四首(其三)

借问山人有底閒,时将小阁恣跻攀。

捲帘但听花间鸟,开牖更看湖上山。

木榻每通潮气润,竹扉仍积雨痕斑。

何时独抱孤琴往,共坐鹿门月色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吴山人长吟阁用韵四首(其四)

几欲相携一借閒,私嫌俗驾混招攀。

芝丛自长怜深谷,桂树谁同赋小山。

仲蔚逃名门并绝,君平辞世鬓从斑。

翻惭倚槛攒归思,目送高天倦鸟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