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日夜

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

独立清夜半,疏星苍桧间。

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

四顾何寥落,微风时动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深厚的积累难道不会衰败,清凉的气息也渐渐回归。
独自站立在深夜,稀疏的星星点缀在青翠的桧树之间。
昏暗与明亮交替出现,天地本就广阔而悠闲。
环顾四周空旷寂寥,微风偶尔吹过山关。

注释

蕴隆:深厚的积累。
岂:难道。
坏:衰败。
凉气:清凉的气息。
徐还:渐渐回归。
独立:独自站立。
清夜半:深夜。
疏星:稀疏的星星。
苍桧:青翠的桧树。
晦明:昏暗与明亮。
莽相代:交替出现。
天地:天地之间。
长闲:广阔而悠闲。
寥落:空旷寂寥。
微风:轻风。
时动:偶尔吹过。
关:山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六月六日夜》,描绘了夏季夜晚的独特景象。"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诗人感叹炎热的盛夏终将消退,微凉的气息开始缓缓回归。"独立清夜半,疏星苍桧间",他独自站立在深夜,欣赏着稀疏的星星点缀在青翠的桧树之间,营造出宁静而深邃的意境。

"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暗指昼夜交替,大自然的运行自有其规律,显得从容不迫。"四顾何寥落,微风时动关",诗人环顾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微风偶尔吹过边关,增添了些许生动和动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夜晚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宇宙万物静谧而深远的思考。陈与义的笔触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展现出宋诗的清新与淡泊之美。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友人惠石两峰巉然取杜子美玉山高并两峰寒之句名曰小玉山

旧喜看书今不看,且留双眼向孱颜。

从来作梦大槐国,此去藏身小玉山。

暮霭朝曦一生了,高天厚地两峰闲。

九华诗句喧寰宇,细比真形伯仲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心老久许为作画未果以诗督之

布衲王摩诘,禅馀寄笔端。

试将能事迫,肯作画工难。

秋入无声句,山连欲雨寒。

平生梦想处,奉乞小巑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无题

六经在天如日月,万事随时更故新。

江南丞相浮云坏,洛下先生宰木春。

孟喜何妨改师法,京房底处有门人。

旧喜读书今懒读,焚香阅世了闲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火后问舍至城南有感

魂伤瓦砾旧曾游,尚想奔烟万马遒。

遂替胡儿作正月,绝知回禄相巴丘。

书生性命惊频试,客子茅茨费屡谋。

唯有君山故窈窕,一眉晴绿向人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