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潭

才过三峡桥,溪壑骇闻见。

吁嗟此奇观,曲尽水之变。

石忽不受水,水怒如激电。

其势必斜飞,下与蛟龙战。

渊深不敢窥,藓滑试一践。

我有悠然心,六虚任周遍。

对之神益闲,澒洞增馀眷。

高歌扶杖归,习习风吹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玉渊潭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与石的互动,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

首句“才过三峡桥,溪壑骇闻见”,开篇即以“三峡桥”为背景,引出对玉渊潭的震撼描述。这里的“溪壑”不仅指地形的险峻,也暗示了水势的汹涌,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接着,“吁嗟此奇观,曲尽水之变”,诗人对眼前的奇景发出赞叹,水的变化被形容得淋漓尽致,既表现了水的动态美,也体现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

“石忽不受水,水怒如激电”,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水与石的冲突,水的愤怒如同闪电般迅猛,展现了力量与速度的极致表现。

“其势必斜飞,下与蛟龙战”,水势的猛烈不仅与石头对抗,还仿佛要与潜藏在水下的蛟龙作战,进一步强化了水的动态感和力量感。

“渊深不敢窥,藓滑试一践”,面对深不可测的深渊,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探险者也不敢轻易窥探,而诗人则选择小心翼翼地踏足,这里既有对未知的敬畏,也有对探索的勇气。

“我有悠然心,六虚任周遍”,诗人的心境由最初的震撼转为平静,他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感受宇宙的广阔与和谐。

“对之神益闲,澒洞增馀眷”,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色,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更加深厚。

最后,“高歌扶杖归,习习风吹面”,诗人以高歌结束这次旅程,伴随着轻柔的风,他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缓缓归来。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渊潭奇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收录诗词(3)

闵麟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吴眷西归长林

孟夏雨初霁,海村桑叶肥。

小麦蔪蔪秀,雉来麦上飞。

怅然远游子,顾盼思岩扉。

十年困马足,四体悬鹑衣。

世态已阅历,长策莫如归。

檗树无甘荫,冰壑无炎辉。

从来高蹈士,不厌寒与饥。

去去故山中,努力餐蕨薇。

长林何处所,泉洁山秀峙。

暧暧人烟际,灌木四五里。

枝上老鸦多,春来各生子。

子幼含哺劳,子大雌雄恃。

恩勤虽已极,骨肉一巢里。

此时垂白母,望远闾自倚。

行路稍欲稀,夕阳半山紫。

儿今远归来,无米亲亦喜。

末语,非至性人谁能道出?

形式: 古风

赠汪秋涧

秋涧九尺躯,双腕最有力。

自称草野臣,提刀能杀贼。

家破仇未报,亡命走江北。

黄金买红袖,将身委声色。

荒淫不得死,聊复弄笔墨。

欧虞及颜柳,生气盈丈尺。

时贤慕绝技,他乡且谋食。

怀中一片心,到老无人识。

形式: 古风

朝雨下

朝雨下,田中水深没禾稼,饥禽聒聒啼桑柘。

暮下雨,富儿漉酒聚俦侣,酒厚只愁身醉死。

雨不休,暑天天与富家秋。

檐溜淙淙凉四座,座中轻薄已披裘。

雨益大,贫家未夕关门卧。

前日昨日三日饿,至今门外无人过。

形式: 古风

劝酒歌赠乔边偕

蜡梅开花酝香发,亲戚携觯造门闼。

造门闼,来劝翁,念翁遁迹楚云东。

皂帽布裙临大海,芦花蒲叶多清风。

清风萧萧,尘起奈何?

未若蚁浮鹦鹉螺,由来酒乡可避世,请翁听我《劝酒歌》。

烛花漾漾酒满瓢,雪飞入檐见酒消。

瓢与杓,引翁尝,念翁辛苦容貌苍。

汾河恒岳家乡远,吴树淮堤歌思长。

长歌复短歌,古调清泠泠,不如浊醪注瓦瓶。

由来醒者多智虑,劝翁一醉安性灵。

桑田变易城市改,翁家书卷年年在。

东壁卷,西壁书,中间惟应置酒壶。

莱衣芰裳膝前侍,伟节慈明天下无。

门户须开,明月欲来,瓮中又漉新熟醅。

有书有子愿已足,翁不痛饮胡为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