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文字选自唐代文学家裴潾的作品,属于古典诗词的一种。从内容上看,这是对某位官员(可能是皇公)的赞美之作,其中描述了官员的品德和处世态度,以及他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我力或屈,我躬莫污。”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坚守本心,不被外界所污染的高洁品质。这里,“我力”指的是个人的道德力量,而“屈”则意味着在外部压力下不改变自己立场的坚持。“我躬”则是自指,表明个人内心的清白与坚守。
“三黜如饴,三起惟惧。”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官员遭遇挫折和重生的过程。其中,“三黜”指的是三次被贬官,而“如饴”则形容这种经历像琥珀一样珍贵。“三起”表明他每次都能东山再起,而“惟惧”则体现了他对未来充满忧虑与警醒。
“再宾为宠,一麾为饫。”这里,“再宾”意味着再次受到朝廷的重用和尊崇,“一麾”则是指官员在一次机会中能够展现其才华,得到赏识。“为宠”、“为饫”都表达了一种被信任和依赖的情态。
“昔在治繁,常思归去。”这句反映了官员在繁忙的政务之中,心中却始终怀念着归隐田园的愿望。
“今则合契,行斯中虑。”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状态,“今则”指的是现在的情况,“合契”意味着个人意志与天命、自然规律相符合。而“行斯中虑”则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深思。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对官员品德、经历和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士人形象:他坚守道德,不被外界所动摇;在遭遇挫折后能够重生;受到朝廷信任,却又怀有归隐之志,最终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