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入淮至盱眙

山凝翠黛孤峰迥,淮起银花五两高。

天外绮霞迷海鹤,日边红树艳仙桃。

岸惊目眩同奔马,浦溢心疑睹抃鳌。

寄谢云帆疾飞鸟,莫誇回雁卷轻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山峦如黛色翠绿,孤峰独立显遥远,淮河泛起银白浪花,犹如五两高的秤杆高高翘起。
天边的绮丽朝霞让海鹤迷失,日边的红树像仙桃般娇艳欲滴。
岸边景色令人眼花缭乱,仿佛骏马奔腾,水边的景象让人疑惑,似乎能看到巨鳌在舞动。
我寄语疾飞的云帆和小鸟,不要夸耀自己能卷起轻柔的羽毛。

注释

山:山峦。
凝:凝聚。
翠黛:翠绿色的黛色。
孤峰:独立的山峰。
迥:遥远。
淮:淮河。
起:升起。
银花:银白色的浪花。
五两:古代重量单位,这里比喻高度。
天外:天边。
绮霞:美丽的朝霞。
迷:使...迷惑。
海鹤:海中的鹤。
日边:太阳旁边。
红树:红色的树木。
艳:鲜艳。
仙桃:神话中仙人的桃子。
岸:岸边。
惊:使...震惊。
目眩:眼花缭乱。
奔马:奔跑的马。
浦:水边。
溢:满出。
心疑:心中疑惑。
抃鳌:形容巨浪翻滚,似巨鳌在舞动。
云帆:云一般的帆。
疾飞:快速飞翔。
鸟:小鸟。
莫誇:不要夸耀。
回雁:南归的大雁。
卷:卷起。
轻毛:轻柔的羽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想象力和艺术魅力。开篇"山凝翠黛孤峰迥",设定了一个高远雄伟的山峰形象,"淮起银花五两高"则展现了河流中波光粼粼如同白银般的水花,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继续笔触轻盈地描绘天边的彩霞和海上飞翔的大鹤,以及日边鲜艳欲滴的红树与仙桃,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美丽的世界。

"岸惊目眩同奔马"一句则通过动态的视觉冲击传达了诗人面对壮观景象时的心情和感受。紧接着"浦溢心疑睹抃鳌",诗人似乎在水边沉思,用心灵深处的波澜去感知周遭环境的奥秘。

最后两句"寄谢云帆疾飞鸟,莫誇回雁卷轻毛",则是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怀念之情。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心中的思念托付给迅速飞翔的鸟儿,希望它们能带去自己的问候,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留恋。

整首诗语言流畅,想象丰富,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和情感,是一篇极具表现力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145)

李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字:公垂
  • 籍贯:亳州(今属安徽)
  • 生卒年:772—846

相关古诗词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忆东湖

菱歌罢唱鹢舟回,雪鹭银鸥左右来。

霞散浦边云锦截,月升湖面镜波开。

鱼惊翠羽金鳞跃,莲脱红衣紫菂摧。

淮口值春偏怅望,数株临水是寒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

休为建隼临淝守,转作垂丝入洛人。

罢阅旧林三载籍,又开新历四年春。

云遮北雁愁行客,柳起东风慰病身。

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初出淝口入淮

东风百里雪初晴,淝口冰开好濯缨。

野老拥途知意重,病夫抛郡喜身轻。

人心莫厌如弦直,淮水长怜似镜清。

回首夕岚山翠远,楚郊烟树隐襄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其一)肥河维舟阻冻袛待敕命

罢分符竹作闲官,舟冻肥河拟棹难。

食檗苦心甘处困,饮冰持操敢辞寒。

夜灯空应渔家火,朝食还依雁宿滩。

西奏血诚遥稽首,乞容归病老江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