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十六叔父朝散(其二)

翰墨传名教,公深有世风。

斯文今乃丧,吾道亦何穷。

埋玉嗟何及,挥金乐未终。

子孙知心盛,断狱有阴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去的十六叔父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首句“翰墨传名教”,赞美叔父以文字和学问传承了高尚的教育理念,彰显了其在文化领域的卓越贡献。接着,“公深有世风”进一步强调叔父不仅在学术上有建树,更在社会风气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斯文今乃丧,吾道亦何穷。”这两句表达了对叔父逝世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叔父所代表的道德风尚和知识追求的忧虑,暗示着在叔父离世后,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可能会面临流失的风险。

“埋玉嗟何及,挥金乐未终。”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叔父的去世比作珍贵的玉石被埋没,表达了无法挽回的遗憾;同时,叔父生前的慷慨大方和快乐生活也得到了赞颂,暗示叔父的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子孙知心盛,断狱有阴功。”最后两句转向对叔父后代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叔父的美德和智慧,同时叔父在处理案件时公正无私,暗中为他人做了许多好事,体现了叔父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回顾了叔父的一生,既是对叔父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怀念,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叔父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二)

草堂不见杜陵老,折得青松度水归。

形式: 押[微]韵

句(其二)

膺门昔忝登龙客,董墓今悲下马人。

形式: 押[真]韵

秋蝇

秋风快如刀,着木木欲折。

蕃鲜转凄凄,入眼无一悦。

青蝇独何为,飞鸣犹未灭。

造化本无私,尔生亦偶窃。

念方三伏中,日车午停辙。

下照人世间,何异红炉热。

劲鸟倦戢翼,狞兽喘吐舌。

惟人于此时,体懈剧疲薾。

虚堂幸可逃,枕簟随意设。

好睡边韶同,素懒稽康埒。

更此值清凉,酣寝谓须决。

双睫才欲交,汗肤遭尔齧。

营营不绝声,宛类谗口呐。

使我寝不安,欲息还复挈。

况如一箪贫,未能万钱歠。

园蔬荐脱粟,杯盘殊灭裂。

双箸才欲拈,咀嚼遭尔餮。

适从何处来,食饮污修洁。

使我味不甘,欲咽还复噎。

驱除付疲兵,祗足增跛蹩。

宜哉孙权弹,为尔情激切。

期望秋风回,一扫无馀孽。

偶此延朝昏,勿谓风不烈。

气候侵凝凛,龙蛇且藏穴。

尔形大豆然,岂能坚如铁。

形式: 古风

送李光道承事罢高邮酒官

豫章拂青冥,密荫覆百亩。

初由拱把微,封植岁月久。

大厦搜栋梁,匠者终见偶。

甘井如车轮,千寻彻坤厚。

畚锸非一朝,致力自培塿。

河流涸生尘,源源独清浏。

李子素绮纨,操约世莫诱。

字画尤劲奇,往往过虞柳。

当其求帖时,彷佛昔人呕。

吾惟蜩翼知,岂暇恤众口。

愿言举斯心,夙昔仁义薮。

甘井与豫章,勿使擅所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