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著名学者梁启超所作的《广诗中八贤歌》系列中的第二首,题为“平阳宋恕平子”。诗人以东瓯(今浙江温州一带)的普通百姓宋恕为对象,赞誉他的非凡才识和高尚品格。"东瓯布衣识绝伦"一句,描绘了宋恕虽出身平凡,但见识卓越,超越常人。"黎洲以后一天民"进一步强调他在当时民众中的杰出地位,暗示他是人民心中的典范。
"我非狂生生自云",诗人自称并非狂妄之人,而是真心推崇宋恕的才华和人品。"诗成独泣问麒麟"则表达了诗人对宋恕的敬仰之情,通过写诗表达感慨,甚至在完成诗篇时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仿佛在向麒麟(古人常以麒麟喻指圣贤)询问这样的贤才何处再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一个民间才子的道德文章,透露出对社会贤良的渴望和对人才的珍视。梁启超的文笔简洁有力,情感真挚,展现了他对宋恕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