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其四)柘湖

柘湖沦此地,柘山岿其濒。

复惊秦时女,化作湖上神。

世事喜反覆,孰能识涯津。

物变虽万殊,不惑固有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柘湖如今沉于此地,柘山依然屹立湖边。
又惊异于秦代的女子,化作了湖上的女神。
世间事变化无常,谁能认清人生的边界。
万物变化尽管千差万别,但仍有人能保持不惑之心。

注释

柘湖:古代湖泊名。
岿:坚固,屹立。
濒:靠近,边缘。
秦时女:指传说中的秦朝女子。
化作:变为。
湖上神:湖边的女神形象。
世事:世间的事情。
反覆:反复无常。
涯津:边际,尽头。
物变:万物的变化。
万殊:千差万别。
不惑:不迷惑,明理。
固:本来,始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柘湖的变迁与神秘传说,以及诗人对世间变化的感慨。首句"柘湖沦此地",写柘湖如今的位置,暗示着历史的沉淀;"柘山岿其濒"则强调了湖边山势的稳固。接下来,诗人提及"秦时女化作湖上神"的神话,增添了神秘色彩,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想象和敬畏。

"世事喜反覆"表达了诗人对世间无常的看法,认为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孰能识涯津"则感叹人之渺小,难以洞察宇宙的边际。最后两句"物变虽万殊,不惑固有人",点明尽管世界万物千变万化,但仍有人能保持清醒,不被迷惑,体现了诗人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对智慧的追求。

整首诗以景寓情,借柘湖的变迁和神话故事,寄寓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其五)秦始皇驰道

秦王骋奇观,不惮阻且脩。

万里走辙迹,八荒开囿游。

劳歌久已息,遗筑今尚留。

千载威神尽,骊山空古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其一)顾林亭

昔人久尘土,问林得其居。

但传故老言,安知密与疏。

平湖无遗宇,寒烟生废墟。

风流未都尽,犹赖著书馀。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其二)寒穴

寒泉发何年,四序常自平。

上凛冰雪气,中密瑶玉声。

岂无蛇蜮潜,但见沙水清。

妄饮亦可戒,山木令人酲。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胜之弹琴

寥寥太虚内,漠然函至音。

淳源一以泄,其流播为琴。

众人玩其器,贤者识其心。

胜之明达士,于此趣已深。

发为新诗谣,如听松风吟。

钟牙久不作,谁辨雅与淫。

昭氏贵弗鼓,兹言良所钦。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