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贤古风寿帅阃.广成子

崆峒郁岧峣,直上万丈强。

中有广成居,白石砌华房。

抱神靡自役,室静蔼生光。

岁丁千二百,来今讵可量。

土德方在御,斋心造其旁。

至道顾何在,愿一示其方。

云飞不待族,木落不待黄。

形劳精则摇,于道未相当。

失之下为士,得者上为皇。

妙训閟玄局,为公发天藏。

诚能守其一,智故兼相忘。

往游无极乐,二仪久相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崆峒山高峻挺拔,直插云霄超过万丈。
山中隐居着广成子,他的住所用洁白的石头装饰华丽的房屋。
他专心修道不被世俗所累,静室中充满祥光。
历经了两千多年,今日的到来又怎能估量。
如今正值土德主宰,我斋心来到他的居所附近。
大道究竟在哪里?只希望能指点迷津。
白云无需等待同类聚集,树木落叶无需等到变黄。
形体劳累精神就会动摇,与道尚不相应合。
失去平衡的人只能做士,得到道的人才能成为君王。
深奥的教诲隐藏在神秘的境界,为了公众揭示天赐的宝藏。
若能坚守道的原则,智慧自然会忘记自我。
在无尽的探索中寻找快乐,天地万物长久共存。

注释

岧峣:形容山势高峻。
广成居:指广成子的住所。
抱神:专心修道。
土德:古代五行观念中的土代表的时期。
斋心:虔诚的心境。
至道:最高的道理或原则。
形劳:身体劳累。
士:古代社会等级中的士阶层。
皇:古代对帝王的尊称。
妙训:高明的教诲。
相忘:忘记自我。
二仪:古人对天地的称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崆峒山的雄伟壮观,直耸入云,其中隐匿着广成子的居所,白石筑就的华丽房屋。诗人赞美广成子的超然境界,他抱持着神明,不受世俗牵累,居室宁静而焕发智慧之光。诗中提到广成子生活在土德当政的时代,诗人前来斋心敬拜,寻求至高道理。诗人感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只有遵循大道,才能达到士与皇的境地。广成子的教诲深藏玄机,如天启般珍贵。若能坚守一念,智慧自然忘我。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无尽快乐的追求,以及对天地长久和谐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道家思想的崇敬和对修行的追求。

收录诗词(8)

彭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贤古风寿帅阃.老聃子

昔在羲皇前,遂有郁华子。

苍姬握图箓,更出为柱史。

应世抑何久,万有千馀祀。

一日将度关,昆崙且西指。

短车驾青犊,上有紫云起。

占风知圣人,再拜勤尹喜。

授之五千言,试一撮玄旨。

是身求不殆,其要在知止。

万事皆倘来,轩冕直寄耳。

乘云游太清,坐进长生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四贤古风寿帅阃.赤松子

古之得道士,住世讵可期。

吾观赤松子,宛在神农时。

随飙欻上下,分职为雨师。

炎皇女得仙,驭气常追随。

帝降以逮王,嬴氏接苍姬。

更革非一代,隐见不可知。

赤精制六合,子房定王基。

功成应天道,挺身往从之。

名列太玄童,玉女如婴儿。

愿言踵高躅,寿命一如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四贤古风寿帅阃.和安老人

煌煌王侯族,富贵甘如蜜。

飘飘学仙侣,翅举自蓬荜。

且如王子晋,玉笙吹已毕。

白鹤忽来寻,乘虚气何逸。

刘安振其后,飞腾闻举室。

微如鸡犬类,云间讵相失。

斯乃帝王孙,安在岩穴出。

至今和安老,千载与相匹。

沙土暨云阳,闻诸经所述。

此地可长生,得之养形质。

乃知朝市隐,胜彼山林日。

和平能毓气,安静常抱一。

号名岂虚假,是谓练形术。

焉用采昌阳,宁须茹芝朮。

从今列仙传,当续更生笔。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杏花天

夜来小雨三更作。近水处、小桃开却。

玉女向晓掀朱箔,似与花枝有约。

绿池上、柳腰纤弱。燕子过、谁家院落。

春衫试着香罗薄,无奈东风太恶。

形式: 词牌: 杏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