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蝶

□□□□□□□,一丛浮动戏兰芽。

裁成碧玉搔头样,画作黄金便面花。

闲过楼台飞尽日,又因风雨宿谁家。

儿童爱把襜褕扑,惊起双双贴綵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一片寂静中,兰花芽在风中轻轻摇曳。
把它剪裁成碧玉般的簪子模样,又绘制成金色的面花图案。
悠闲地度过楼阁间的时光,直到夕阳西下,又因风雨无处可去,不知投宿何处。
孩子们喜爱追逐那斑斓的衣襟,它们像彩霞般被惊动飞起。

注释

□□□□□□□:此处原文为空缺,可能是诗的开头,需要具体诗词来补全。
兰芽:兰花的嫩芽。
碧玉搔头样:形容簪子精致如碧玉,形状似用来梳理头发。
黄金便面花:指金色的面花图案,可能是一种装饰。
襜褕:古代的一种长袍,这里指鸟儿的羽毛。
贴綵霞:形容鸟儿的羽毛色彩斑斓,如同彩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蝴蝶飞舞和儿童嬉戏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童真无邪的纯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细腻和深情。

首句"□□□□□,一丛浮动戏兰芽"中,蝴蝶在花丛间自由飞舞,似乎在与兰花嬉戏,这不仅形象生动,而且通过对比突显了蝴蝶的轻盈和兰花的淡雅。

接着的"裁成碧玉搔头样,画作黄金便面花"则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蝴蝶的细小描绘得如同精致的工艺品一般,既强调了蝴蝶之美,也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

"闲过楼台飞尽日,又因风雨宿谁家"一句,通过对蝴蝶随意穿梭于高低不等的建筑和被风雨所迫暂时栖息的情景,描绘出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主题。

最后"儿童爱把襜褕扑,惊起双双贴綵霞"一句,则是将蝴蝶与儿童的活动联系起来,通过对儿童捕捉蝴蝶行为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一面,也让读者感受到生灵之间相互嬉戏的和谐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蝴蝶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画面。

收录诗词(162)

无名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溪歌

武溪深复深,飞鸟不能渡,兽游不能临。

形式: 古风

环翠堂

群山关设险,高屋昼多阴。

晴岚度丘壑,疏翠上衣襟。

琴声有成亏,画手随浅深。

不如陶谢辈,著句写登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诗三首(其三)

仙都道士不知名,能用丹书镇幽鬼。

杨郎独宿方醒然,孤鸾独宿重泉底。

形式: 七言绝句

过高邮

方舟越湖江,厉马趋海岱。

秦邮道所经,抚事一长嘅。

乾符失其握,政弊民自溃。

群雄相并吞,中土正憔悴。

长弓海陵来,飞镞颇坚锐。

遂令百万师,竟屈三五队。

效顺乃天启,斗藩制吴会。

干戈纷四邻,柱石矻当代。

运去不可追,战死亦何悔。

岂复念姑苏,麋鹿游已再。

曩余过兹城,薄从嫖姚征。

时事谅殊昔,桑麦还青青。

浟浟甓社水,流血一何腥。

想见断头将,云旗扬窈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