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符寺追和文敬所壁间韵

苍山寒日近禺中,揭浅缘深足茧重。

仙子未归辽海鹤,轩皇曾驭鼎湖龙。

诗题古壁无人续,梦断钧天何处逢。

欲问古侯应不识,空遗萧寺锁云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汪泽民的《祥符寺追和文敬所壁间韵》描绘了一幅古寺荒凉、历史沧桑的画面。首句“苍山寒日近禺中”,以苍茫的山色和接近中午的寒冷阳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揭浅缘深足茧重”一句,通过描述行走在深浅不一的地面时脚底生茧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荒凉与时间的久远。

“仙子未归辽海鹤,轩皇曾驭鼎湖龙”两句,运用了仙鹤与龙的典故,既增添了诗歌的神话色彩,也暗示了古寺曾经的辉煌与神秘。仙子与辽海鹤的未归,以及轩皇(即黄帝)驾驭龙舟的传说,都指向了古寺的历史深度与文化积淀。

“诗题古壁无人续,梦断钧天何处逢”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古壁上的诗句无人继续,梦境中的钧天(传说中的天宫)也无处可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最后,“欲问古侯应不识,空遗萧寺锁云峰”两句,诗人试图向古侯(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位重要人物)询问,却发现自己已无法得到答案,只能留下空荡荡的寺院,被云雾缭绕的山峰所包围。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祥符寺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对过往文化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与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5)

汪泽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岳州路同知,历南安、信州、平江三路总管府推官,治狱明敏。调兖州知州,除国子司业,与修辽金宋三史,书成,迁集贤直学士,寻以礼部尚书致仕。与张师愚合编有《宛陵群英集》。卒谥文节

  • 字:叔志
  • 号:堪老真逸
  • 籍贯:宁国宣城
  • 生卒年:1273—1355

相关古诗词

双头同心芍药出西城居民家

双花窈窕照春深,尽日凭阑费苦吟。

背面紫云分宝髻,合欢金缕结同心。

歌残溱洧休相赠,瑞出扬州可重寻。

共向东风承雨露,不辞玉砌与山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四月九日新霁景气清淑偕宗英公仲自天都峰侧游汤泉道中偶成

天都夐出诸峰上,曙色岚开逸兴催。

半壁暗泉吹冷雨,悬崖飞瀑吼晴雷。

白云缥缈仙乡远,碧落高寒俗驾回。

自笑生平爱清境,冥搜不厌历崔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杨侍郎辇下书事韵

曾看长安陌上花,万方人物仰皇家。

龙门变化风雷夕,凤阙瞻依日月华。

晓色宫槐连御柳,春声叠鼓带凝笳。

闻君高咏燕山雪,细诵新章绚綵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挽杨桂嵓

门外空回长者车,草玄论字总何如?

秋宾鸿雁传书后,岁在龙蛇入梦初。

萱室东风留綵服,瓜庐夜雨忆春锄。

山阳地下无穷恨,满目寒云泪洒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