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七十)

正觉山中夜气清,瞿昙特地不惺惺。

却将旷劫无明种,认作浮云缺处星。

形式: 偈颂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月涧所作的《偈颂一百零三首》中的第七十首,通过独特的语言和比喻,表达了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

首句“正觉山中夜气清”,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山中夜晚空气清新,暗示着内心的清明与宁静。接着,“瞿昙特地不惺惺”,这里的“瞿昙”指的是佛陀,意为佛陀在这样的环境中特别保持清醒与警觉,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扰动,强调了内心的专注与觉醒。

“却将旷劫无明种”,这一句揭示了人们常常陷入的困境——无明(无知、迷惑)的根源。这里的“旷劫”意味着时间的久远,暗示这种无明的困扰从很久以前就存在,难以摆脱。诗人在这里指出,人们往往将这种无明当作是自然的状态,而没有意识到它其实是需要被认识和超越的。

最后一句“认作浮云缺处星”,以形象的比喻,说明人们常常将无明误认为是星辰,即误以为是真理或指引,但实际上它们只是遮蔽了真实光明的浮云。这里的“浮云缺处星”象征着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忽视了内在的真实和本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反思自我,认识到内在的觉醒与清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方向和真理。

收录诗词(243)

释月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七十一)

黄檗山头三顿棒,集云峰下四藤条。

行不著,用得乔。

堪笑大禅佛,小厮儿,错将一滴,认作全潮。

形式: 偈颂 押[萧]韵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七十二)

击梧桐,惊老凤。戽九渊,缚狞龙。

同不同,别有灵犀一点通。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七十三)

寂历梁峰岁月深,春风浩荡入枯林。

要开万世无穷业,只在坚持一寸心。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七十四)

瞿昙错认者星儿,动地惊天谁阿谁。

奉劝诸人今夜里,只消熟睡到鸡啼。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