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承畅弟菱塘泛舟韵

菰蒲一曲带江流,凉意潇潇不待秋。

乘兴漫移兰棹往,闻歌仍为竹枝留。

烟清叠嶂还孤鸟,天尽沧溟出钓舟。

此去神山浑不远,与君携手望瀛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弟弟在菱塘泛舟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情感之深。首句“菰蒲一曲带江流”,以“菰蒲”点明地点,暗示水乡风光,而“一曲”则勾勒出水面的蜿蜒曲折,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之中。“凉意潇潇不待秋”,通过“凉意”和“潇潇”二字,不仅描绘了微风拂面的清凉感,也暗含了一种超脱季节的宁静与淡泊。

接下来,“乘兴漫移兰棹往,闻歌仍为竹枝留”,这两句诗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乘着兴致,诗人与弟弟划动兰棹,悠然前行,途中听到歌声,却因对竹枝的留恋而驻足。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蕴含了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与享受。

“烟清叠嶂还孤鸟,天尽沧溟出钓舟”,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烟雾缭绕的山峦,一只孤独飞翔的鸟儿,以及远处海天相接处的垂钓小舟,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山水图。诗人通过这些元素,表达了对大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此去神山浑不远,与君携手望瀛洲”,诗人以浪漫的想象,将眼前的景色与传说中的仙境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与弟弟携手同行,共同追寻心中的理想之地,既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615)

郑学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字:承孟
  • 籍贯:广东顺德

相关古诗词

新塔

华盖山前第一峰,惊看新塔又重重。

桥连极浦潮初长,草满閒阶雪未封。

栏槛平临千嶂树,海天遥散数声钟。

东南民瘼忧仍急,莫道淮阳有笮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游仙四首(其一)

宫阙玲珑向晓开,有人云此是瑶台。

梦中不记仙凡隔,听得鸾笙几奏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游仙四首(其二)

玉简青书大洞文,瑶坛清夜礼元君。

凤箫声歇灵轺转,怅望那堪隔紫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游仙四首(其三)

酒进琼浆脯擘麟,何年重得驻飙轮。

仙家日月都如此,莫说蓬莱海有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