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玉枕兰亭后

昭陵石马汗萧寥,无复黄旗呵濩劳。

输与乾陵翻健甚,风风雨雨打温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戏题玉枕兰亭后》。全诗以戏谑的口吻,对比了昭陵石马与乾陵石马的不同命运,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变迁和自然力量的感慨。

首句“昭陵石马汗萧寥”,描绘了昭陵石马在岁月的侵蚀下,表面的光泽逐渐消逝,显得孤寂而苍凉。这里的“昭陵”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石马作为陵墓的守护者,象征着历史的见证者。然而,“汗萧寥”一词,既指出了石马表面的磨损,也暗含了历史的流逝和英雄的寂寞。

次句“无复黄旗呵濩劳”,进一步表达了对昭陵石马现状的惋惜。黄旗在这里象征着权力和荣耀,呵濩劳则是形容昔日的辉煌与忙碌。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昭陵石马如今的落寞与过去的繁华形成鲜明反差。

第三句“输与乾陵翻健甚”,转而将目光投向乾陵,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乾陵石马的生机勃勃。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石马作为陵墓的一部分,同样承担着守护的责任。然而,与昭陵石马的萧条不同,乾陵石马似乎更加坚韧和充满活力,这不仅反映了乾陵作为陵墓的特殊地位,也隐含了对乾陵石马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一句“风风雨雨打温韬”,点明了自然的力量。温韬是五代时期的一位盗墓贼,他曾经破坏过乾陵,使得乾陵石马遭受了风雨的摧残。这句话既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是对自然与人为破坏的反思。通过“风风雨雨”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为破坏的无奈和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昭陵石马与乾陵石马的不同境遇,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儿未浃月而病医家言其体气甚孱漫作以解妇忧

昔我堕地时,百疾相缠摎。

或言此蒲柳,谅哉难望秋。

北堂长涕泗,梦寐含焦愁。

年来成鲜民,孤生委道周。

饥亦莫我饭,寒亦莫我裘。

蓬飘而梗逝,莫拒亦莫留。

酒醒梦断四十秋,病骨不病骨愈虬。

乃知渐老大,未必长脆柔。

所恨春晖不可留,骨则已虬心弗酬。

儿今定似我,清弱亦有由。

风霜所未历,有如草木勾。

善为加调濩,以待元气周。

切莫呼巫觋,邪术最谬悠。

他年阿翁老扶鸠,看儿虬骨进晨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甘谷约以七月初二日过我,届期不至,讯之则曰以租船将到也,诗以谐之(其一)

魏其夜治具,苗藿亦殷然。

岂有催租客,能回访戴船。

秋云暗荒径,潦水淡遥天。

为想蜗庐下,连甍三百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甘谷约以七月初二日过我,届期不至,讯之则曰以租船将到也,诗以谐之(其二)

浃岁吾门巷,无君曳履声。

既驱双竖去,合作四窗行。

来日须怜少,秋光正放清。

人生几两屐,一切且忘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初八日,甘谷招饮,题其小照五卷(其一)

有诗已成冢,殉以所断髭。

消磨历半世,坐失鬑鬑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