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王臣以诸公骖字韵见贻即席奉次

圜扉草色碧于衫,晏子何劳更解骖。

剩喜文书清幕府,翻嗟宾客滞湖南。

迟回愧我非高士,邂逅因公尚剧谈。

清夜论诗到山谷,棒头妙旨欲重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洵所作,名为《张王臣以诸公骖字韵见贻即席奉次》。诗中描绘了与友人聚会的情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范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首句“圜扉草色碧于衫”,以碧绿的草色比作衣衫的颜色,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聚会地点的自然环境优美。接着,“晏子何劳更解骖”引用了晏子(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的尊重和对聚会的期待,暗示了聚会的重要性。

“剩喜文书清幕府,翻嗟宾客滞湖南”两句,一方面表达了对友人参与聚会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未能到场的宾客的惋惜。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迟回愧我非高士,邂逅因公尚剧谈”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自谦之词表达了对友人身份的敬仰,并强调了聚会中深入交流的重要性。这里的“高士”不仅指品德高尚的人,也暗含了对友人学识和修养的高度评价。

最后,“清夜论诗到山谷,棒头妙旨欲重参”将聚会的氛围推向高潮,描述了深夜时分,众人围绕诗歌进行深入探讨的情景。这里的“山谷”借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别称,象征着高深的文学境界。同时,通过“棒头妙旨欲重参”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参与者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热爱,以及在交流中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25)

程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 字:允夫
  • 籍贯: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
  • 生卒年:1184

相关古诗词

再韵呈诸公

羞将华发照青衫,直拟凉秋整去骖。

应聘岂能如水北,紬书何事尚周南。

江澄颇觉客愁破,山好那须世事谈。

犹胜元琳日趋府,强持簪笏逐髯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再用韵呈王臣兼简同社诸公

亭下江波绿样衫,亭前山势走惊骖。

心如胡马犹思北,梦比飞乌正绕南。

银笔新书时有省,金銮故事不须谈。

经纶从昔须贤哲,洗眼诸公国论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送刘伯瑞通判还吴兴

土牛方著劝农鞭,画鹢俄闻叠鼓喧。

别驾但知催理楫,邦人政自欲攀辕。

黄堆荒径重寻菊,绿拥高堂更树谖。

只恐清朝方急士,未容一室老陈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王驹父袖诗见过次韵赠之

平生志业在经纶,老去未充观国宾。

□道心□□地镜,固应文□挂夫绅。

大儿从昔轻馀子,丞相何时荐此君。

莫为穷通移晚节,岁寒方始见天真。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