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庵先生歌

先生雅志乐田野,结屋东皋事耕稼。

不比当年捷径人,暂托终南待高价。

不忧丞相嗔,不遭官长骂。

不骑马旁人门,不低头出胯下。

白梅翠竹绕屋栽,岁晚吟观乐清暇。

粗衣粝食饱暖休,容膝茅茨只三架。

窗前书卷圣贤心,林下渔樵今古话。

一出一处听自然,一死一生随造化。

从今寄语郭景纯,莫为颜含占易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莱庵先生歌》描绘了一位隐逸高士的形象。首句“先生雅志乐田野”,表达了主人公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高尚的情操。他选择在东皋筑屋务农,不同于追求功名的捷径之人,而是以隐居等待时机的心态,显示出淡泊名利的品格。

接下来的诗句,“不忧丞相嗔,不遭官长骂”表现了他对仕途的超脱,不畏惧权贵的责难。他不攀附权贵,也不做低眉折腰之事,体现出他的独立人格。“白梅翠竹绕屋栽,岁晚吟观乐清暇”则描绘了他居住环境的清幽与生活的闲适,读书吟咏,享受着自然与宁静。

诗中提到的“粗衣粝食饱暖休”,表达了他的知足常乐,即使生活简朴,也能感到满足。而“容膝茅茨只三架”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简朴生活和淡泊之志。诗人通过“窗前书卷圣贤心,林下渔樵今古话”,展现了他沉浸于学问与自然之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最后两句“一出一处听自然,一死一生随造化”,表达了顺应自然、随缘而安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死的豁达。结尾处劝告朋友郭景纯不必过于忧虑世俗的变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一位隐士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305)

龚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梅图

先生雅操如冰玉,不爱繁华爱幽独。

有足不踏公家门,有口不食非义粟。

却来山水最奇处,剩种梅花搆吟屋。

霜林雪径常独游,竹杖芒鞋巾一幅。

疏影暗香诗一联,千年脍炙无人续。

鹤骨久仙吟梦寒,画图尚尔清人目。

君不见涌金门外西湖边,花柳富贵人争传。

年年二月三月天,士女嬉游多画船。

望中一点青青然,为识先生名更妍。

形式: 古风

山居读书图

先生好遁藏幽谷,考槃自乐忘荣辱。

朝看黄鹤天际飞,暮见白云檐下宿。

霜后班班柿叶红,雨过青青书带绿。

萤窗雪案圣贤书,不惜勤劬终岁读。

每当心领神会处,如见孔颜真面目。

信知名教有乐地,何羡轻裘与粱肉。

形式: 古风

续白额行

白额白额猛且雄,居然据我林之中。

白日出林取人食,馋口大开如血红。

摇头掉尾似得意,流血滂滂无惨容。

遂令自古南山下,大道尽日无人纵。

一朝忽与猎夫遇,密网强弓绕林树。

白额计穷无所逃,四足如豚缚将去。

虽然摇尾乞人怜,积恶过深宁汝恕。

却怜三四假威狐,遁迹潜形在何处。

形式: 古风

稽山送别图为陆则明赋

越山青青越水白,古来胜景多遗迹。

离人话别不胜情,往往图之赠行色。

陆君来此成清游,行行直上稽山头。

若耶秦望玩未己,兴尽忽泛山阴舟。

盍簪士友远相送,为写新图托规讽。

惓惓忠孝远相期,此意须知爱君重。

君今快着祖生鞭,明年应转东南辕。

拟沽浊酒候江上,共?一醉春风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