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九月二十日同蒋颖叔从长干雨中登高座寺诗

弭节萧帝寺,驱车成子冈。

莽卉翳涂泥,霖雨沾衣裳。

跻攀踰百寻,险滑步寸量。

生公不可见,雨花空此堂。

当时听说法,神鬼久已藏。

烟云渺无穷,凄风来我旁。

山川万邑屋,所见未毫芒。

驾言吾将归,重劳徒御将。

迟明羲与和,宇宙观暄旸。

安行凌太虚,旷朗观八荒。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安礼在丙寅年九月二十日,与蒋颖叔一同从长干前往雨中登高座寺的旅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首句“弭节萧帝寺,驱车成子冈”描绘了旅行的起点,诗人驾车前往目的地,途经萧帝寺与成子冈。接着,“莽卉翳涂泥,霖雨沾衣裳”描述了途中遭遇的恶劣天气,茂密的草木遮蔽了道路,连绵的雨水打湿了衣物。诗人通过“跻攀踰百寻,险滑步寸量”进一步展现了登山过程的艰难,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地衡量。

“生公不可见,雨花空此堂”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空寂。接下来,“当时听说法,神鬼久已藏”则借用了佛教故事,表达了对过去智慧与神秘力量的追忆。诗人在“烟云渺无穷,凄风来我旁”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辽阔与孤寂,风声似乎带来了某种哀愁。

“山川万邑屋,所见未毫芒”描绘了山川之间广阔无垠的景象,尽管诗人尽力观察,却仍感视野有限。最后,“驾言吾将归,重劳徒御将”表达了旅途即将结束的感慨,同时对陪伴者的感激之情。诗人期待着清晨的到来,那时太阳会带来温暖与光明,“迟明羲与和,宇宙观暄旸”。在宁静的早晨,诗人得以自由地行走于天地间,远眺八方,感受宇宙的广阔与和谐。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与思考,以及对旅途结束的期待与满足。

收录诗词(47)

王安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同母四弟。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卒于哲宗绍圣二年,年六十二岁,官至尚书左丞。世称、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著有《王魏公集》20卷

  • 字:和甫
  •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34年--1095年

相关古诗词

送别范希声

驿吏闯晓鼓,仆夫乐晨征。

叙别何草草,君今千里行。

捧檄近京国,拜亲还洛城。

层峦望太行,慷慨无俗情。

嗟我寔僚友,追攀劳至诚。

赠言岂无意,爱子智虑明。

抱才太华高,视利鸿毛轻。

世路有夷险,君行常直清。

朝廷正博采,幕府讵久撄。

少别勉自爱,他年看名卿。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曲院输麦二十二韵呈开父

自讼愚且鄙,平生事辞翰。

为文谢超卓,得禄未盈寸。

一官走穷僻,百事真黾勉。

昨者得州帖,输租被公选。

曲舍只容膝,侍立如牛喘。

逄逄鼓咽耳,漠漠尘翳眼。

微风六月息,烈日四檐短。

一座洒腥雨,万夫挥午汗。

斗升烦较量,朱墨谩勾窜。

岂惟畏刑书,农事宁可缓。

赖有葛衣翁,志趣颇高简。

爱民一心劳,慰我百忧遣。

谁人坐华堂,玉簟罗婉娈。

清樽近美竹,冰纨依素扇。

贤愚定劳逸,贵贱天所绾。

赋分乃自然,何须慕华弁。

况予山野姿,夙尚本萧散。

萦缠正自取,有类蚕作茧。

得桷未知渐,盈庭巳占艮。

恍怪旧学凋,冥羞素期舛。

便当谢官长,趋墀来敛板。

才谫又不力,引去非宜款。

形式: 古风

酒罩

妙绝因心匠,华堂此集英。

轻尘避绿蚁,密影占香琼。

醉有陶彭泽,狂如阮步兵。

瓮头篱菊下,弃掷任纵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捧香人

绮席延佳士,香来似有情。

当年漫拱默,终日费携擎。

偶以朱蓝僣,还因刻画成。

犹胜海上客,逐臭了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