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穿越五经岭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意境。首联“绝壑松杉合,悬岩冒雨登”以“绝壑”、“松杉合”、“悬岩”、“冒雨登”等词句,勾勒出一幅风雨交加、山高路险的画面,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与自然的雄伟。
接着,“云中人种麦,天际我攀藤”两句,将视角从地面提升至云端与天际,想象在云雾缭绕之中有人在耕种麦田,而诗人自己则在天边攀爬藤蔓,既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隐含着对人生旅程的思考与探索。
“路尽峰能转,巢危石欲崩”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曲折与险峻,峰回路转间,鸟巢似乎摇摇欲坠,岩石似乎随时可能崩塌,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壮美的氛围。
最后,“寒烟满萝屋,应有未归僧”以“寒烟”、“萝屋”、“未归僧”等意象,渲染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在说,即便是在这样艰苦的旅途中,仍有僧侣在此修行,不畏艰难,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美,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