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张弼在辛丑年除夕时的感慨与生活状态。诗中充满了对过往一年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
首句“出守南安岁四除”,点明了诗人作为官员在南安任职,经历了四季更迭。接着,“喜今无复病相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状况的欣慰,暗示过去可能曾有过疾病困扰。接下来,“屠苏酒共同僚醉”描述了除夕之夜与同僚共饮屠苏酒的欢乐场景,体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郁垒符教属吏书”则提到悬挂门神的习俗,寓示着祈求平安的愿望。
“长子东吴营祖业,二郎北阙候宸居”两句,展现了诗人的家庭生活,长子在东吴经营家业,而次子则在京城等待皇帝的召见,反映了其家族的分布与社会地位。最后,“送穷文字无心作,穷汉原来不富馀”表达了诗人对于辞旧迎新的态度,认为送走贫穷并非刻意为之,因为贫穷本就不是财富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家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官员在除夕夜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同时也融入了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