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七)来札嘱家有藏书许借观且代为收贮无徒饱蠹鱼意甚高矣然亦何遽少什袭耶愿仍留百城为将来骥子之资且上慰老伯倚望万里之外不时把观常如君环左右也因申谢之

爱我惟君少俗衷,百城权寄速邮筒。

知怜枥骥思千里,更惜蟫鱼饱一空。

阶树参云真乐趣,琅函插架旧家风。

倚闾望罢犹披览,万卷应留慰老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寄和常理斋四弟》是清代诗人慈国璋所作,通过与弟弟的通信,表达了对书籍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望。诗中流露出对书籍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弟弟的深切关怀。

首句“爱我惟君少俗衷”,慈国璋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对弟弟的独到理解与欣赏,认为在众多亲友中,唯有弟弟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不带世俗偏见。接着,“百城权寄速邮筒”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弟弟寄来的书籍如同拥有百座城市的丰富知识,通过快速传递的邮筒迅速送达,体现了对书籍的珍视与渴望。

“知怜枥骥思千里,更惜蟫鱼饱一空”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对书籍的热爱与珍惜。枥骥象征着渴望远行、追求理想的骏马,而蟫鱼则比喻那些仅仅满足于眼前利益、缺乏远大志向的人。慈国璋通过对比,强调了书籍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仅能够滋养心灵,还能激发追求更高目标的动力。

“阶树参云真乐趣,琅函插架旧家风”描绘了家中藏书的景象,树木参天,仿佛与云朵相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乐趣的氛围;而排列整齐的书籍,既体现了家族的传统,也暗示了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倚闾望罢犹披览,万卷应留慰老翁”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年长者的尊敬与关爱。倚闾,指站在门口等待,这里用来形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慈国璋希望弟弟能够留下一部分书籍,不仅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慰藉年迈的长辈,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安慰与陪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对书籍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寄予的期望,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知识向往的作品。

收录诗词(21)

慈国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八)来札嘱于箧中捡阮亭十种唐诗不得

芸阁经年未捡题,瑶编去我竟何之。

乍惊失剑心多惑,欲逐亡羊路转岐。

从此顿添良友忆,方今有鉴借书痴。

渔洋著作流传广,待购嫏嬛寄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九)来书问三舍弟病愈及五舍弟与子侄读书进益

白驹隙过不堪任,可奈生平种种心。

日对诸昆一第老,年催半百二毛侵。

萱闱且喜高稀寿,雁序差欣绝病吟。

年少峥嵘惟阿善,猥从马上博青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十)为儿子士惠求聘令女蒙俯允敬谢

债名欢喜日相寻,男女室家父母心。

之子于归思淑德,十年乃字获佳音。

冰清玉润知难副,骍角犁牛愧转深。

万里成言惟一纸,百年良约重千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十一)来书问苏公苏已溘逝并伤达西园之殁理斋亦未知之也

昔游夙契近如何,零落经年觉巳□。

地下苏公悲宿草,西园达士泣山阿。

君怀天末应残梦,我过山阳空作歌。

逝水东流无限恨,不堪极目送苍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