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

泸南道穷复剑西,桃花浪生行苦迟。

百丈牵舟上春水,三尺为邦逢圣时。

平芜细麦绿相映,老树杂花红已衰。

峨眉山月今始见,令人绝叹谪仙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在泸南道,身处穷困又在剑西,桃花盛开却行程艰难。
乘船逆流而上,水深百丈,正值春天,国家治理正当圣明之时。
广阔的原野上,细小的麦苗与绿色交织,老树间繁花虽已凋零,只剩红艳。
此刻峨眉山的月亮才显现,读到你的诗,让人惊叹不已,仿佛谪仙之作。

注释

泸南道:地名,可能指泸州市南部地区。
穷复剑西:形容穷困且偏远的剑西之地。
桃花浪生:桃花盛开,比喻美景。
行苦迟:行走艰难。
百丈:极言水深。
牵舟:划船。
春水:春天的江水。
三尺为邦:治理国家,古代以三尺为衡量标准,象征君主的德行。
圣时:圣明的时代。
平芜:平坦的草地。
细麦:细小的麦子。
绿相映:绿色相互映衬。
老树杂花:老树上的各种花朵。
红已衰:红色花朵已经凋谢。
峨眉山月:峨眉山的月亮。
今始见:现在才看到。
令人绝叹:令人赞叹不已。
谪仙词:像仙人般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江行》,描绘了泸南道地区春天的景色和诗人行程中的感受。首句“泸南道穷复剑西”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偏远之地,而“桃花浪生行苦迟”则写出诗人行进在桃花盛开的江边,行程艰难,流露出淡淡的愁绪。

“百丈牵舟上春水”描绘了舟行于春水之上,船夫用力拉纤的情景,显示出江流的湍急和诗人旅途的艰辛。“三尺为邦逢圣时”则是感慨国家正值太平盛世,自己却身处逆境,对比鲜明。

接下来,“平芜细麦绿相映,老树杂花红已衰”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绿色的麦田与老树间的红花形成鲜明色彩,但红花已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感伤。

最后一句“峨眉山月今始见,令人绝叹谪仙词”,诗人终于见到峨眉山的明月,引发他对李白(被称作“谪仙人”)诗歌的赞叹,表达了对美景的欣赏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深沉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江行的艰辛与对盛世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叹。

收录诗词(449)

晁公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雨

江草被霜槁,江云随雨飞。

稍看沾径湿,故作映空微。

晓浪初吹浦,春泥未污衣。

南征羡鸿雁,独有故乡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江流

江流日日上平芜,细径侵沙渐欲无。

袅袅紫苞开露笋,森森青节乱风蒲。

晴川默数千艘过,深硖遥看一水趋。

传道南樯有归使,晚来失喜问扬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池上与师伯浑饮酒

冉冉烟生树,溶溶水满池。

藻寒鱼不食,花暖蝶先知。

相对饮凿落,不妨歌接䍦。

还山何用遽,同过艳阳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自恭州之眉阳相送者六客意不可忘以诗为谢

所得乃三益,相从非一朝。

龙方卧陇底,鱼肯似阳桥。

月看玉奁满,风吹金烬销。

少留吾亦住,不待楚词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