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凤.积馀夫子为作九九消寒图,双沟九字,字皆九画,以记阴晴风雪,因谱此阕

岁晚韶华成寂寞。暗转星杓,一线添琼阁。

盼到阳春来有脚。绣帘犹怯春寒薄。

九九图中将字著。百五光阴,容易闲抛却。

比似梅花描绰约。看来日日增红萼。

形式: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迁,以及人们对于春天到来的期盼与珍惜。诗人巧妙地将节气与生活情感融合,通过“九九图”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首句“岁晚韶华成寂寞”,开篇即点出冬季的静谧与萧瑟,暗示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接着,“暗转星杓,一线添琼阁”,形象地描绘了冬夜星空的变化,以及新年的临近,预示着希望与新生的到来。

“盼到阳春来有脚”,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热切期待,仿佛春天的脚步已近在咫尺。而“绣帘犹怯春寒薄”,则细腻地刻画了初春时节的气候特点,既透露出对温暖的渴望,也体现了对寒冷的留恋。

“九九图中将字著”,引入了“九九消寒图”的概念,这是一种传统习俗,通过绘制特定图案来记录冬至后的九九八十一天,预测天气变化。这里不仅展示了民俗文化的魅力,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天气的期待。

“百五光阴,容易闲抛却”,感叹时光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每一刻。最后,“比似梅花描绰约,看来日日增红萼”,以梅花的绽放作为春天来临的象征,赞美其绰约之美,并预示着生命与希望的不断生长。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

刘世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落索.积馀以《满江红》喜雪词见示,因作忆梅词答之

本是谢家吟絮。记怀豪素。

声声合唱满江红,好倩小红低谱。况值岁华云暮。

春风闲度。者回消息到梅花,浑不见花开处。

形式: 词牌: 一落索

吴山

远嫁天涯独怆神,岁寒犹是未归身。

可怜第一峰头望,祇见江潮不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菩萨蛮

绿窗风雨苔生满。一春梦比天还短。酒醒又梳头。

夕阳才上楼。旧愁销不去。搁在双眉宇。

莫道铁为肠,铁肠今也伤。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洞仙歌.寄怀蔼卿越中

自君别后,便藕花红槁。露坠莲房尽丁倒。

况半阴不雨、渐短秋天,料此际、晚饭柁楼应早。

罗纬才病起,未寄棉衣,昨夜君边可寒到。

时节又重阳,斗酒双萸,盼乌榜、归来正好。

怕明日、关山雪霜多,便欲寄音书、雁鱼都少。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