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江为友人赋

北风吹云凝不动,大雪堕空寒色重。

长江拖底横玉虹,叠屑浮花欲成冻。

潮头水枯沙渚明,一片琼瑶万里平。

古来天堑竟失险,此时风景当谁争。

高人独凭此江上,图画坐中开晃漾。

眼花虚摇毛发竦,清入诗脾破尘障。

不如乘兴山阴舟,不须放鹤西湖头。

孤怀旷世真迥绝,直与冥冥造化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的壮丽与静谧,以北风、大雪、长江、潮头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幅冰雪覆盖的江面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江面的洁白与宁静,以及由此引发的深邃思考。

首句“北风吹云凝不动”,以动态的北风与静止的云对比,营造出一种静寂的氛围。接着,“大雪堕空寒色重”进一步渲染了寒冷与雪的厚重感。长江在雪后呈现出独特的美态,“拖底横玉虹”将长江比作横跨江面的玉虹,形象生动。而“潮头水枯沙渚明”则描绘了雪后潮水退去后的景象,沙渚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一片琼瑶万里平”一句,将雪后的江面比作洁白无瑕的琼瑶,强调了其广阔的平展与纯净之美。接下来,“古来天堑竟失险,此时风景当谁争”表达了对雪后江面景色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美景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高人独凭此江上,图画坐中开晃漾”描绘了一位高人在雪后江边独自欣赏美景的情景,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在心中展开。最后,“眼花虚摇毛发竦,清入诗脾破尘障”表达了诗人被美景深深触动的感受,仿佛心灵得到了净化,尘世的烦恼被一扫而空。

“不如乘兴山阴舟,不须放鹤西湖头”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希望能在山水之间自由自在地游历,远离尘嚣。最后一句“孤怀旷世真迥绝,直与冥冥造化游”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与旷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江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联系,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0)

杭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入关

闽中山水古所称,才入大关良足徵。

前山将迎后山送,左江右岭来相仍。

或如青莲座中起,或如危屏半空倚。

或如突出孤髻尖,或如周匝高城垒。

龙飞虎伏还凤鶱,纡回盘蹙断且联。

中洼为溪下为谷,谽谺两壁皆倒悬。

旁窥无底到千尺,奔流撼地轰霹雳。

长松密竹交乱藤,一磴盘云出深黑。

此时日高烟瘴清,仆夫步稳肩舆轻。

徘徊瞻顾不暇给,陡使目眩心神惊。

不知造物何为者,百怪千奇漫陶冶。

古今画史纵绝妙,假尽丹青孰模写。

吾狂素欲效子长,周游历览遍八荒。

宦途十年困羁梏,梦中丘壑心茫茫。

薄才天遣寓此地,山水有缘疑夙契。

短歌聊尔答山灵,他时拟作南行记。

形式: 古风

赠蒋羽士

氅衣出山披紫烟,飘飘丰度人中仙。

笑挥长剑走阴魅,坐呼白鹤来青天。

问渠行藏定何所,丹霞玄圃空同巅。

秋风吹来过我室,对我熏茗谈玄玄。

欲留信宿不可住,飞云万里心茫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山水画障

断岸横舟山日阴,人家散居枫树林。

江烟万里破孤暝,江波倒影天沈沈。

短渚长沙渺无极,木叶吟风动萧瑟。

惊凫历乱飞尽空,坐见遥岑送秋碧。

形式: 古风

次韵为羽士题画

凭谁貌入丹青里,疑是仙人赤松子。

翛然长身立松下,苍雪堕衣风不起。

万古乾坤归一息,手中琅函不盈尺。

笑拂髯龙倚太虚,看破红尘眼双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