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间卧

长夏畏溽暑,閒来北窗卧。

树木有繁阴,矧乃凉风过。

快哉一室间,清谣欲谁和。

万物何必小,天地何必大。

苟能顺其然,一气终不挫。

逍遥陶靖节,微官或求做。

李斯相秦国,黄犬意悲咤。

悠然望白云,孰可回吾驾。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漫长的夏天里,我害怕闷热,闲暇时躺在北窗边。
窗外树木浓荫蔽日,更何况还有凉风吹过。
在这间屋子里,多么畅快,谁能与我唱和那些清新的歌谣?
世间万物不必拘小,天地无垠又何妨。
只要顺应自然,生命的气息就不会受阻。
像陶渊明那样自由自在,哪怕是个小官职,我也想去做。
李斯辅佐秦国,最终却落得黄犬悲哀的境地。
我悠然望着天空的白云,又有谁能让我改变心意呢?

注释

长夏:漫长的夏天。
溽暑:闷热。
閒来:闲暇时。
北窗:北窗边。
矧乃:更何况。
凉风过:凉风吹过。
快哉:多么畅快。
清谣:清新的歌谣。
何必:不必。
一气:生命的气息。
逍遥:自由自在。
陶靖节:陶渊明。
微官:小官职。
李斯:秦朝丞相。
黄犬:典故,指李斯被囚禁时的悲惨境遇。
悲咤:悲哀。
悠然:悠然自得。
孰:谁。
回吾驾:改变心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里,诗人在北窗下悠闲地躺着,享受着树木间透过来的清凉微风。诗中“快哉一室间,清谣欲谁和”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时的惬意心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通过“万物何必小,天地何必大”这些哲理性的思考,诗人展示了一种顺其自然、不强求的生活态度。

然而,“逍遥陶靖节,微官或求做”一句,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对自由自在、不愿为俗世纷扰所累的一种向往。最后两句“李斯相秦国,黄犬意悲咤。悠然望白云,孰可回吾驾。”通过历史人物李斯和黄犬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与束缚的反思,以及对自由灵魂的向往。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哲学思考,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个人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其二)奠玉币、酌献并用《嘉安》

条风始至,盛德在木。平秩东作,种献穜穋。

律应青阳,气和玉烛。惠彼兆民,以介景福。

形式: 四言诗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其一)青帝降神用《高安》。六变

四序伊始,三阳肇新。气迎东郊,蛰户咸春。

功宣播殖,泽被生民。祝史正辞,昭事惟寅。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景德祀九宫贵神三首(其三)送神用《高安》

祗荐有常,惟神无方。回飙整驭,垂休降祥。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景德祀九宫贵神三首(其二)奠玉币、酌献用《嘉安》

灵禋既肃,明神既秩。在国之东,协日之吉。

升歌有仪,六变中律。怀和万灵,降兹阴骘。

形式: 四言诗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