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别林氏兄弟》。诗中描绘了诗人与林氏兄弟两年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二年住闽岭,所阅足青紫”描述了诗人与林氏兄弟在福建山岭间共度两年时光,见证了诸多人事变迁。接着,“那知万众中,得此数君子”表达了对相遇林氏兄弟的惊喜与感激,认为在芸芸众生中能结识如此几位品行高洁的朋友实属难得。
“相从不我厌,但觉岁月驶”表明了诗人与林氏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长时间相处也不感到厌倦,反而觉得时间匆匆流逝。接下来的“高论脱时俗,如风濯烦暑”赞扬了林氏兄弟的高远见解,如同清风拂过,驱散了夏日的炎热,象征着他们思想的纯净与超脱世俗。
“出处虽未同,气味固相似”指出虽然林氏兄弟在行事方式上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内在品质和追求是一致的。这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理解——真正的友谊在于心灵的共鸣而非表面的一致。
“人生有离合,所畏为物使”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认为人生中的相聚与分离是自然规律,不应被外在事物所左右。最后,“要当啜英华,不必计渣滓”鼓励人们专注于事物的本质与美好,而无需过于计较那些次要或负面的部分。
“他年肯相寻,在彼不在此”则寄寓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无论是在彼处还是此处,友情的纽带将永远存在,表达了诗人对长久友谊的珍视与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与林氏兄弟之间深厚而纯粹的友情,以及对人生、友谊和理想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