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渐觉铅华尽,谁怜憔悴新。
与余同下泪,只有镜中人。
这首诗名为《览镜词》,是清代诗人毛奇龄所作。诗中以铅华为喻,描绘了主人公逐渐老去,容颜憔悴的境况。"渐觉铅华尽"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铅华"原指女子妆饰,此处代指岁月的痕迹。"谁怜憔悴新"则流露出一种无人理解、同情的孤独感,"憔悴新"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新鲜的痛苦。
后两句"与余同下泪,只有镜中人"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对着镜子,看到自己泪流满面,反映出内心的孤寂和自我怜悯。镜中的形象既是现实的反映,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览镜这一日常行为,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惋惜,以及无人理解的孤独之感,语言朴素,情感深沉。
不详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玉殿金釭晚色新,殿前少使绣麒麟。
夜来恐索长门锦,要赐平阳歌舞人。
燕台北望蓟城山,饮马城边驱马还。
前度锦车休出塞,将军近在草桥关。
城边饮马莫辞遐,将采燕山二月花。
日在阵前谁见敌,蓟门关外尽风沙。
流落人间柳敬亭,消除豪气鬓星星。
江南多少前朝事,说与人间不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