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鹭江一别榻空悬,滃水槎来意惘然!
君较虎头原独步,我甘龙尾尚高眠。
天声到处凭挥羽,国耻谈间欲置铅。
若问归帆何所载?祗应图得越山川。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送给友人陈立之的赠别之作。诗人以鹭江(福建省厦门市的别称)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孤寂与怅惘之情。"榻空悬"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感觉朋友座位空荡的落寞;"滃水槎来意惘然"则通过想象友人乘舟溯流而来的场景,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诗,"君较虎头原独步,我甘龙尾尚高眠",赞美了友人在文学或才能上如同虎头(比喻杰出)一般超群,而自己则甘愿处于低位,表示对友人的敬仰和自我谦逊。"天声到处凭挥羽,国耻谈间欲置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谈论国家耻辱时,能借助文字的力量,激发士气,振奋人心。
最后,诗人以设问作结:"若问归帆何所载?祗应图得越山川",询问友人归去的船将承载什么,答案是只希望能带回激励人心的力量,跨越福建的山山水水,寓意着对友人志向的期许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寓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一纪戎衣有寸尘,到来江汉只孤臣。
龙编未达刘琨表,蛟岛空存豫让身。
甑堕妻孥宁复惜,剑悬朋友更谁亲!
频年惭负苍生望,敢向桃源别问津!
何劳帷帐借前筹,司马于今已倦游;
但傲自知无媚骨,得閒还许且科头;
双扉斜日眠黄犊,一榜兼云伴白鸥。
只恐存亡犹有恨,莫教沈醉过西洲!
久矣浮萍寄此身,倦游何意转风尘?
即看蓬鬓难逢世,况到灰心懒应人。
一旅尚堪扶共主,百年谁肯盐孤臣?
也拚海岸投簪去,自有桐江足钓缗。
长为扶风惜羽翰,年来八翼梦中看。
呼牛翻觉人情媚,歌凤深疑物论宽。
末路勋名难自料,他乡亲故强为欢。
祗应一曲高荆筑,唱彻「萧萧易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