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韩倅

凤城久矣钦韩公,华胄重来振祖风。

关决藩条明且恕,待人接物春融融。

散为和气遍南土,雨顺年丰民按堵。

海沂虽喜赖王祥,骥足治中难久驻。

向来文惠倅瀛洲,藉藉声名动冕旒。

愿君凌厉绍前美,南涧事业当同休。

于今且庆生申旦,敬爇瓣香祈鹤算。

中秋节近月婵娟,正好平分通夕宴。

君家自有旧毡青,合上星辰听履声。

明年此会知何处,宣劝黄封下帝廷。

形式: 古风

翻译

长久以来,凤城敬仰韩公,华胄重振先祖风范。
他治理有方,明确宽恕,待人接物如春风般温暖。
他的仁德如和气遍布南方,百姓安宁,五谷丰登。
海沂之地的人们虽欣喜,但他的政绩难以长久停留。
他曾是瀛洲的文才官员,名声显著,震动朝廷。
希望您能继承前人的美德,南涧的事业共享荣光。
此刻应庆祝新的一天到来,虔诚祈祷长寿。
中秋将近,月圆如镜,适合整夜欢宴。
您家中自有一片宁静,静听星辰下脚步声。
明年此时,聚会何处,或许在皇廷接受嘉奖。

注释

凤城:指京城。
钦:敬仰。
韩公:指韩愈。
华胄:显赫家族。
振:振兴。
祖风:祖先的传统风气。
关决:决策。
藩条:政务。
明且恕:明智且宽容。
春融融:温暖如春。
散为和气:散发出和谐之气。
南土:南方。
按堵:安居乐业。
海沂:泛指地方。
王祥:典故中的孝子。
骥足:比喻杰出人才。
文惠:文雅有恩惠。
倅:官职。
瀛洲:地名。
藉藉:显著。
冕旒:古代帝王的冠冕。
凌厉:奋发。
绍:继承。
前美:前人的美好传统。
生申旦:新的一天。
鹤算:长寿。
月婵娟:明亮的月亮。
通夕宴:整夜的宴会。
旧毡青:古老的宁静。
星辰:星空。
听履声:聆听脚步声。
明年此会:明年此时的聚会。
宣劝:宣扬推荐。
黄封:皇帝的赐酒。
帝廷:皇宫。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许应龙所作,名为《赠韩倅》。从内容来看,诗中充满了对友人韩公的赞美之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之间情谊和文化传承的珍视。

“凤城久矣钦韩公”,开篇便以凤城(今陕西宝鸡)作为背景,向远方的韩公表示敬意。这里的“久矣”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朋友渴望重逢的心情。

接下来的“华胄重来振祖风”,则是赞扬韩公的家族出身以及他在恢复家族声威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关决藩条明且恕,待人接物春融融”描绘了韩公为政宽厚、待人接物之态如同春日和煦。

“散为和气遍南土,雨顺年丰民按堵”写出了韩公的德行如春风化雨,普及天下,使得百姓安居乐业。这里,“和气”指的是温暖和谐的气氛,而“南土”则可能是特指韩公所在之地或其影响范围。

“海沂虽喜赖王祥,骥足治中难久驻”中,“海沂”可能是对某一地区的称呼,“王祥”则是一种吉祥之物。而“骥足治中难久驻”表达了即使有再多的好事,也难以长久停留,暗示着人生无常和事业的艰辛。

紧接着,“向来文惠倅瀛洲,藉藉声名动冕旌”赞颂韩公不仅在文学上有建树,而且其德行美名也如同锦绣一般流传。

“愿君凌厉绍前美,南涧事业当同休”表达了作者对韩公的期望,即希望他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先辈的事业,并在南涧(可能是指某一地区或事务)上取得共鸣的成就。

“于今且庆生申旦,敬爇瓣香祈鹤算”则是在庆祝韩公生辰之际,通过烧香和禅定来祈求福寿安康。这里,“申旦”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日子,而“鹤算”则是一种传统的吉祥物。

“中秋节近月婵娟,正好平分通夕宴”提到了中秋佳节即将到来,月亮皎洁,是享受家人团聚和朋友欢聚的良机。

最后,“君家自有旧毡青,合上星辰听履声。明年此会知何处,宣劝黄封下帝廷”则是在邀请韩公参加来年的宴会,并提及到届时可能在某个地方相聚,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

整首诗以深情厚谊、辞藻华丽著称,通过对韩公德行和才学的赞美,以及对友情和文化传承的珍视,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67)

许应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系冠船蓬自戏

竹皮狗尾粗斓斑,神虎门前兴已阑。

每恨误身诚可溺,殆将苴履不须弹。

数茎渐觉胜簪怯,一免当知复冠难。

柱后惠文非所志,宁从子夏学酸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姚令威春晚即事

卧看游丝媚远天,起寻幽径却茫然。

句成落絮飞花里,心在残霞夕照边。

无复双鱼传尺素,空馀宝瑟思华年。

老来情味人应笑,白首伤春只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架壁

架壁珍藏万古书,世间清绝在吾庐。

绿瓶香破分家酿,曲圃云开剪露蔬。

白日渐随秋意短,故人尽向老来疏。

今年种得回峰菊,乱点东篱玉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天竺道中

紫兰含春风,日暮香更远。

涧道水平分,曲折渡清浅。

飞花当面堕,颠倒落苔藓。

念此芳意阑,归思纷莫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