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词作《永遇乐·扬州除夕,和竹坨韵》由沈岸登所作,表达了词人在除夕之夜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开篇以“何事飘零”起笔,描绘了词人漂泊异乡的境遇,除夕佳节却身处天涯,多次经历离家的羁旅生活。接着写在邗江过年的场景,去年曾在燕市,此刻泪水涟涟,倍感孤独。
词人通过“银灯初卸”、“金壶频咽”等细节,描绘出除夕夜的寂寞氛围,无法入眠,只能闲数更漏,耳畔只有扬州的歌吹,却无人倾听,炉火微弱,无声无息。东阁的凄凉与官梅初放形成对比,借酒浇愁,看着他人团聚,自己却只能独自对酒,感叹韶华易逝,绿鬓斑白,皆因读书仕途而耽误。
词人回忆起家乡的清溪白屋,与兄弟围炉共话的温馨画面,如今只能在梦中重访。最后,他表达出深深的思念之情,关山阻隔,唯有夜深人静时,听到那疏落的雨声,更添离愁。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除夕之夜的孤寂与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