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李复的作品,名为《和人伏日》。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宇宙规律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
"太极剖元气,五行均四时。代谢密循环,母子相挈维。" 这几句诗描绘出一种宇宙万物相互作用、生生不息的景象。太极代表着宇宙的根本,元气则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五行(金、木、水、火、土)均衡地存在于四季的更替中,体现了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代谢指的是事物的生长与衰退,密循环则暗示了一种生命循环不息的哲学。
"土散无定位,金德乘火驰。天刑发杀机,闭藏不敢施。" 这几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在这里,土代表稳定而缺乏方向感,金则借助火的力量展现其刚毅特性;天刑与杀机则暗示着自然界中不可预测的危险,而闭藏不敢施表达了对这些力量的敬畏之心。
"胚胎势力弱,炽赫畏炎离。圣人御阴阳,恐侵西极亏。" 这几句诗探讨了生命初期的脆弱与宇宙间阴阳二气的平衡问题。胚胎代表着生命的萌芽,而炽赫则是对火热威力的畏惧;圣人御阴阳,体现了一种调和天地之气、达到自然平衡的智慧。
"遇庚防畏祸,用晦将待时。旷然达生理,燕息潜深思。" 这几句诗表达了面对不测风云时的谨慎态度。庚为五行之金,防畏祸则是对可能到来的灾难保持警觉;用晦将待时则是在等待时机的成熟;旷然达生理,则是对于生命本质的理解与沉思。
"马迁纪秦事,德公初置祠。后世著令典,赐告休百司。曲学虽拘忌,消长自可推。岁星东方出,隐迹游天墀。诙谐动汉帝,割肉蒙酒卮。" 这最后几句诗则似乎是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提到了马迁纪录秦朝事迹,德公初建祠堂,以及后世编纂典籍、颁布休养百官的命令。曲学虽拘忌可能是在说某种知识或学问虽然有限,但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也可达到深入;岁星东方出隐迹游天墀,则是对宇宙星辰运行规律的观察与沉思;诙谐动汉帝割肉蒙酒卮,则是在讲述某种古代的奇特风俗或历史事件。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历史和宇宙哲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