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辟同年

昔在谷子云,语妙气纵横。

遨游五侯间,谈笑临公卿。

丈夫伸知己,未必老一经。

怀宝迷其邦,古人谁谓平。

杨侯东州客,三岁不飞鸣。

杂沓二府书,缤纷委弓旌。

结靷西入关,长揖谢诸生。

风霜岂不永,意气故自轻。

伊昔惟一剑,蒯缑吐悲声。

当令代舍长,见我珠履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送杨辟同年》。诗中以谷子云为引子,描绘了杨辟才华横溢、志向高远的形象。谷子云是汉代著名文学家,以其言辞之妙和气势之盛闻名。诗人通过对比谷子云与杨辟,赞扬了杨辟的才情与志向。

“遨游五侯间,谈笑临公卿”,形象地描绘了杨辟在权贵之间自由自在、谈笑风生的情景,展现了他非凡的社交能力和人格魅力。“丈夫伸知己,未必老一经”,表达了对杨辟不拘泥于传统、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赞赏。

接着,诗人通过“怀宝迷其邦,古人谁谓平”两句,借用了古代典故,赞美杨辟虽才华横溢却能深藏不露,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能,如同隐藏的珍宝,令人敬佩。然后,诗人以杨辟的出仕为例,描述了他离开东州,进入京城,面对复杂官场时的从容与自信。

“风霜岂不永,意气故自轻”,表现了杨辟面对人生风雨时的坚韧与淡然。最后,“伊昔惟一剑,蒯缑吐悲声。当令代舍长,见我珠履荣”,诗人以剑喻才,以蒯缑(剑鞘)喻隐藏的才华,表达了对杨辟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福,预示着他将如同佩戴珠履的贵族一样,光彩照人。

整首诗通过对杨辟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其才华、志向以及未来成就的深切期待与赞美。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秋月

暮归欲投息,明月强我行。

越陌复度阡,古人知此情。

叩门童奴走,升堂儿女惊。

呼酒径就醉,益复招友生。

不可不与饮,子真胜公荣。

顾闻四壁间,丝竹金石声。

此非孔子居,那得尔铿轰。

夜阑兴不尽,积云解我醒。

噫嘻王子猷,浪得千载名。

形式: 古风

韩文公画像分题

微言昔废绝,大道随荒榛。

上下千岁间,天将复斯文。

若人实命世,述作参鬼神。

横制万里波,不为流俗珍。

大音破昏聋,有若雷霆震。

惜乎世莫用,竟以奇怪闻。

哀哉揭阳贬,势屈道则伸。

孔子亦有言,求仁而得仁。

我昔读其书,固常见其人。

迩来观遗像,忽若平生亲。

轮扁不言巧,丹青岂复真。

尚存高山意,俯仰冀日新。

形式: 古风

杨十一没后重登见山楼有感

平生交一臂,观化此山川。

俯仰成陈迹,高低俱绝弦。

浮云杳何处,衰病兀萧然。

扰扰红尘合,谁予慰目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卧北窗下读书

高枕北窗下,柴门昼仍关。

偶有微风至,欣然解人颜。

瞑目恣远想,超遥出尘寰。

自昔太古来,几人得此閒。

读书取适心,名誉非所攀。

尧蹠本不辨,况乃章句间。

牛羊死牢筴,麋鹿安深山。

物性有不齐,何知智与顽。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