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车曲

阿伴五更来,唤侬踏车去。

赤日已三商,踏车未教住。

人言田家乐,不知踏车苦。

怜欢气力微,代欢当卓午。

东边凤仙花,西边乌桕树。

不教侬上车,那共欢一处。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踏车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妇在夏日炎炎中劳作的情景,生动展现了田间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阿伴五更来,唤侬踏车去。”开篇即以清晨的场景引入,阿伴(可能指农妇的伴侣或助手)在黎明时分前来,催促农妇前往田间劳作,展现了一天劳作的开始。

“赤日已三商,踏车未教住。”随着太阳升起,烈日高照,农妇在田间不停歇地劳作,直到日头正午,依然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表现了农事的紧迫和劳作的艰辛。

“人言田家乐,不知踏车苦。”一句转折,通过对比,揭示了人们对于农耕生活的误解,认为其为乐,而实际上农妇却在忍受着劳作之苦,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与理解。

“怜欢气力微,代欢当卓午。”农妇体力微弱,但为了家庭生计,不得不在正午最热的时候继续劳作,体现了农妇的坚韧与牺牲精神。

“东边凤仙花,西边乌桕树。”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田园风光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农妇劳作环境的广阔与美丽,虽辛苦,但也有其独特的风景。

“不教侬上车,那共欢一处。”最后两句,表达了农妇因劳作无法休息,即使想与伴侣共处片刻也无法实现的无奈,进一步凸显了农妇劳作的艰辛与生活的不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农妇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也深刻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以及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收录诗词(7)

徐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君马黄四解

君马黄,我马苍。

两马争驰君马良,蹀躞扬鞭入帝乡。

君马黄,我马黑。

两马争驰君马德,黄金台上生颜色。

君马如龙,我马如驹。两马争驰,我马踌躇。

愿供天驷,敢畏驰驱。

人亦有言,伏枥之下,壮夫不如。

君齿之新,而我之初。振鬣一鸣,闻于天都。

为问伯乐,其价何如。

形式: 乐府曲辞

榴花曲

灼灼石榴花,疏疏五月雨。

开落不关情,浪惹红裙妒。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遇]韵

江南春

繁花红映赤栏桥,杨柳新堤系画桡。

三十六陂春水碧,满船明月一声箫。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出塞曲

阵云横卷将星高,猎猎秋风动羽旄。

扬旆平明屯渭北,衔枚薄暮度临洮。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