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宿仰山翌旦骤霁混融云无乃开仰山之云乎出山道中作此寄混融

谁开大仰云,此岂吾力及。

日光千丈毫,弹指众峰立。

衡山捲阴气,海市发冬蛰。

韩苏两枯鱼,出语自濡湿。

人厄与天穷,底用苦封执。

但喜拄杖俊,仍欣芒屩涩。

向来三尺泥,有足似羁絷。

龙渊古桥皴,獭径寒溜泣。

春浅山容瘦,风饕涧声急。

一箪寄前村,野蔌旋收拾。

猫头髡笋尖,雀舌剥茶粒。

土毛冠江西,斗酒况可挹。

聊同一笑粲,缓赋百忧集。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翻译

是谁开启了这壮丽的云海,这并非我之力所能企及。
阳光如千丈长毫,瞬间照亮群峰屹立。
衡山笼罩着阴郁之气,冬天的幻景在寒冷中显现。
韩愈和苏轼两位诗人的言辞,如同枯鱼得水,充满生机。
人在困厄与天命相逼时,何必执着于世俗的束缚。
只欣喜于手杖轻捷,更欣赏芒鞋行走的艰难。
以往的泥泞之路,如今却像被束缚的足印。
古老的龙渊桥上,石缝间寒流潺潺。
春天尚浅,山色显得清瘦,山谷间的风贪婪地呼啸。
一篮子食物送到前村,野菜新鲜采摘。
猫头鹰嘴般的竹笋尖尖,雀舌般的新茶颗粒。
江西的土地特产丰富,一杯斗酒更是令人陶醉。
姑且一同欢笑,慢慢放下心中的忧虑。

注释

大仰云:形容壮丽的云海。
吾力及:我能力所及。
弹指:极短的时间。
衡山:中国名山。
海市:海市蜃楼,自然现象。
韩苏:韩愈、苏轼,古代诗人。
人厄:人生困厄。
芒屩:草鞋。
羁絷:束缚。
龙渊:古代剑名,引申为古老。
春浅:春天刚开始。
野蔌:野菜。
猫头髡:形容竹笋形状。
斗酒:一大杯酒。
一笑粲:愉快的笑容。
百忧集:众多忧虑汇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描绘了他在仰山经历了一场大雨后,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的景象。诗人以疑问开篇,想象是谁开启了仰山的云层,感叹自己力量无法达到这样的自然奇观。接着,他生动地描绘了阳光穿透云层,照亮群峰的壮观画面,犹如弹指间峰峦耸立。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衡山驱散阴霾,海市蜃楼般的景象在寒冬中显现,暗示着生机复苏。他以韩愈和苏轼两位文豪的比喻,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如枯鱼得水,言辞间充满活力。诗人感慨人生困境与自然界的循环相似,不必过于执着,只需欣赏眼前的美好。

在行走中,诗人对脚下的泥泞感到欣喜,因为这象征着自由,而龙渊古桥的剥落和寒溜的流淌则增添了山间的冷峻之美。春天的到来使得山色更加清瘦,风声在山谷中显得格外强烈。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寄居山村,采摘野菜,品茗赏景,显得尤为惬意。

最后,诗人以一杯浊酒,与朋友共饮,暂时忘却忧虑,展现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大望州

望州山头天四低,东瞰夷陵西秭归。

峡江微茫细如带,江外千峰青打围。

黄牛庙矶石如劈,想看惊湍虎须白。

水行陆走俱险艰,安得如鸟有羽翼。

形式: 古风

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骤至霆奔龙挂可骇

隤云暧前驱,连鼓讧后殿。

骎骎失高丘,扰扰暗古县。

白龙起幽蛰,黑雾佐神变。

盆倾耳双聩,斗暗目四眩。

帆重腹逾饱,橹润鸣更健。

圆漪晕雨点,溅滴走波面。

伶俜愁孤鸳,飐闪乱饥燕。

麦老枕水卧,秧稚与风战。

牛蹊岌城沉,蚁隧汹瓴建。

水车竞施行,岁事敢休宴。

咿哑啸簧鸣,轣辘连锁转。

骈头立妇子,列舍望宗伴。

东枯骇西溃,寸涸惊尺淀。

嗟余岂能贤,与彼亦何辨。

扁舟风露熟,半世江湖遍。

不知忧稼穑,但解加餐饭。

遥怜老农苦,敢厌游子倦。

形式: 古风

子文大丞重午日走贶煮酒清甚殆与远水一色何其妙哉数语奉谢

腊脚清若空,吾闻其语矣。

今晨品义尊,公酒正如此。

太常家有此段奇,销得不斋醉如泥。

但恨今无遏云曲,送我菖蒲一杯绿。

形式: 古风

小扶?

食时方了大扶?,前逢仄径仍崎岖。

悬崖破栈不可玩,舆丁挟我如腾狙。

平生行路险艰足,如今雪鬓应难绿。

却怜苔发镇长青,千古毵毵挂高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