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子

少年意气向谁倾,閒把琵琶出凤城。

染草未匀春色嫩,勒花不住晓寒轻。

风飘十里香尘满,日照三条广路明。

洒扫东堂游射处,分鹅已足慰人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元末明初时期贵族子弟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们的闲适与奢华。首句“少年意气向谁倾”,开篇即点出了这群公子的年轻气盛,却无处宣泄的情境。接着,“閒把琵琶出凤城”一句,以“閒”字点明了他们生活的悠闲与自在,琵琶声悠扬于京城之外,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雅致。

“染草未匀春色嫩,勒花不住晓寒轻”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的生机与清晨的寒意生动地描绘出来,春草尚未完全绿遍,花朵在轻寒中依然绽放,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这群公子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风飘十里香尘满,日照三条广路明”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繁华与壮丽。春风拂过,十里之内皆是香气弥漫,阳光照耀下,京城的三条大道显得格外明亮,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赞美,也是对这群公子生活品质的一种映射。

最后,“洒扫东堂游射处,分鹅已足慰人情”两句,将镜头聚焦于这群公子的日常活动上。他们或在东堂清扫整理,或在游园射猎,看似寻常的场景,却因“分鹅已足慰人情”而显得温馨而富有情趣,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群贵族子弟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社会上层人物的生活风貌,既有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也不乏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卷。

收录诗词(123)

梵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朱,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 字:楚石
  • 籍贯:浙江象山
  • 生卒年:?—1370

相关古诗词

相家夜宴

璧月未出金风凉,群乌哑哑鸣苑墙。

西山高出帝左右,北斗正挂天中央。

绣衣执乐三千指,朱火笼纱十二行。

坐待更阑宾客散,萧斋自炷辟邪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王使君

君持使节过绳桥,已遣蛮方感圣朝。

良将未誇班定远,大臣犹数盖宽饶。

川香野马衔青草,雪暗天鹅避皂雕。

西出阳关九千里,归来莫惜鬓萧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余尝梦至一山闻杜鹃且约雪窗南还

出郭寻春未见春,东华踏遍软红尘。

不知蝴蝶化为我,何处杜鹃来唤人。

笋蕨过时惟恐老,樱梅如豆正尝新。

及今无事早归去,莫待秋风江上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梁山泊

天畔青青芦叶齐,晚来戛戛水禽啼。

一钩惨淡衔山月,五色弯环跨海霓。

新摘莲花堪酿酒,旧闻荇菜可为齑。

北人大抵无高韵,零落梭船傍柳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