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归

儿造弄晴曦,安排老我归。

江收閒水退,山戴断云飞。

晚色明官路,清寒搅客衣。

行行到嵩曲,犹可及斜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孩童在晴朗的晨光中嬉戏,为我这个老人规划归途。
江面退去闲散的水,山峰上孤云飘荡。
傍晚的景色照亮了官道,清冷的寒气穿透旅人的衣物。
行走在通往嵩山的小路上,还能赶上看夕阳余晖。

注释

儿:孩子。
造:玩耍。
晴曦:晴朗的早晨阳光。
老我:指诗人自己。
归:归途。
江:江面。
收:退去。
閒水:闲散的水。
断云:孤零零的云。
晚色:傍晚的景色。
明:照亮。
官路:官道。
清寒:清冷的寒气。
搅:穿透。
行行:行走。
嵩曲:通往嵩山的小路。
犹可:还能够。
及:赶上。
斜晖:夕阳余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儿造弄晴曦",以儿童戏耍在明媚的阳光下开篇,展现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安排老我归",则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期待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江收閒水退,山戴断云飞",通过江水退去、山峰间飘散的孤云,描绘出一幅山水画卷,静谧而空灵。"晚色明官路",暗示着夕阳西下,官道上光影斑驳,增添了旅途的诗意。

"清寒搅客衣",寒意微凉,触动了旅人的衣裳,透露出诗人独自出行的寂寥。最后两句"行行到嵩曲,犹可及斜晖",表达了诗人决心在天色尚早时,赶往嵩山深处,希望能欣赏到傍晚的余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归途中的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了宋人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晴行

久晴常欲厌,黓里却宜晴。

溪瘠容鱼穴,风恬安雁程。

空山岩出相,老树叶生声。

此景吟不尽,明朝重细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晴郊意行到梅山示弟茝

安排聚首易参差,信意行来始是奇。

山色堪餐饶有菊,樵歌相应自成诗。

危时杯酌旱云雨,老境襟期春水澌。

醉里更无门外话,一声寒雁弟兄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朝归生日

当年分得月中胎,八岁精神愈觉开。

小学路头方谨入,平生根脚要深培。

家贫只问子贤否,父老何妨兄教来。

须识此身关系大,莫如流俗赴波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北苑寺似主僧汉仲章

随人入宝坊,一坐到斜阳。

僧老话多古,春来山自香。

放吟聊走笔,乘兴不论觞。

今日是何日,悠然何有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