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刘佳的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越岭后的奇妙感受和所见景致。"逾岭身更轻,疾下忽如坠",形象地写出登高后身体的轻盈与下山时速度之快,仿佛失重般。"俯指莲师龛,窈然落深翠",描述了诗人指向佛龛时,视线所及之处一片翠绿深邃,富有禅意。
接下来,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僧侣生活相结合:"以竹为之天,日色不到地",竹林遮天蔽日,营造出宁静的修行环境。"僧房如蜂房,遍向深岩缀",比喻僧舍密集而有序,隐于岩石之间,增添了神秘感。"修笕鸣斋厨,净香发经笥",炊烟袅袅,佛堂中净香飘散,体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
诗人在享受山水之乐的同时,不忘自身的官场身份:"未离簪组身,焉谢烹炮味",表示虽然身在山中,但心中仍牵挂着世俗的责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普度众生理念的认同,无论儒家还是佛教,都追求救赎和大爱:"普救遍众生,儒佛原同意",点明了儒佛思想的共通之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山水寺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